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在美國尋求突圍
2011年“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19日在紐約賈維茨會展中心開幕。該展覽自2000年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11屆,在紡織業界具有較大影響力。
本屆紡織品服裝貿易展是在國內紡織品原料上漲、用工成本上漲、匯率升高等大背景下舉行的。主辦方希望通過引導參展商注重對美市場的產品對口,幫助中小企業進行產品結構提升,通過出口產品附加值的提升應對諸多不利因素的挑戰。
據記者現場觀察,展會主辦方確實花了一番心思進行精心布置,試圖進一步融入美國主流商貿渠道,給人耳目一新之感,服裝、面料和家用紡織品三大展區都顯示出不同的特色,為中國企業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和交易平臺。
但中國的參展商對目前市場情況并不是特別樂觀。來自山東一家參展企業代表成文亮對中新社記者說,最近一段時期國內紡織品原料價格出現很大波動,相繼有暴漲暴跌行情,使企業生產鏈受到影響,企業利潤下降。在談到美國市場時,他表示生意“也不像過去那么好做”。他認為,這是其他國家紛紛爭搶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的份額導致的。
來自浙江的參展商付小燕也向記者表達了相同的憂慮。她也認為,原料價格上漲讓她的企業面臨不小挑戰。但成文亮和付小燕都對記者說,企業對美出口基本保持穩定,相信隨著原料價格減少波動,未來市場環境會有所好轉。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張延愷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原料價格的大起大落確實讓不少紡織品企業感到“吃不消”。他認為,供求關系終歸只能影響一部分人,其中可能還涉及到囤積或是市場炒作等情況。
張延愷說,不只是原材料上漲讓企業感到困難,還有勞動力價格上漲、能源價格的上漲,同時中國的銀行還在采取緊縮的貨幣政策。但終歸那些有設計、有原創、有品牌的紡織貿易大企業受到的沖擊并不是很大,特別這次來美國參展的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還是挺強的。
本屆貿易展有來自中國國內300多家紡織企業參展,數量和展出面積上都比去年增長30%,特別是家紡參展數量比去年增長一倍。另外還有來自中國以外的16個國家和地區的300余家國際展商參展,體現紡織供應鏈全球化資源配置的趨勢。
張延愷對本社記者說,紡織行業目前的困難不只是中國才有,是很多國家的紡織行業需要應對的,中國要想實現向紡織強國的轉變,就需要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方面狠下功夫,這次紐約展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他認為,中國的紡織行業實現突破要“四步走”:最重要的還是科技創新,向美國等發達國家學習先進的技術;其次,還要建立自己的品牌,讓中國企業為歐美大公司“貼牌”成為歷史;第三是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減少能源消耗;第四就是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掌握西方先進技術的青年人才。
據了解,中國一些知名的紡織企業已經開始把紐約的展會作為其開拓美國市場的固定平臺,每年都來參加,以此了解美國市場,謀劃長遠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