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虎門發展“三重奏” 緣起“霓裳”終歸商城
170年前,虎門服交會)在這里舉辦。
2010年,高端、更具文化品位、更加現代化的宜居宜商的濱海國際商城。
一重奏:30年發展形成南派服裝重鎮
“洋貨一條街”走出的服裝重鎮
“時尚,所以很多人都愿意過來購買。
80年代形成最早商業街
到了上世紀80年代,虎門“南派服裝重鎮”的基礎。
當然,虎門服裝業的人氣之旺。
服裝產業集群獨一無二
制衣企業上千家,獲得了省市服裝產業升級示范區和重點扶持產業集群等認定,并成功培育了信息傳輸線纜產業集群。
據虎門常住人口中,從事服裝相關產業的人數近30萬人,占總人數的近半,2010年服裝產業年銷售總額更是高達200億元。
培育創意人才走出轉型第一步
當品牌推向全國甚至全世界。
經過20多年的發展,虎門拿出了7000多萬元,用于研發創新,并設立了3000萬元的產業扶持資金。
人才缺乏成最大短板
轉型不成功的重要原因。
“要充分發揮創意產業基地集聚人才的功能,實施首席專家、文化大師工作室制度。”虎門便成立了服裝創新中心,介入服裝的面料、設計等創新領域,以引導者的姿態,促進人才的引進及相關研發工作。
威遠島規劃包括創意園
據了解,東莞市政府和虎門的計劃,到2013年要實現設計工作室100個,引進各類高端人才1000人,創意產業產值達5億元,創意產業從業人數達4000人。
當然,發布會。
商標有5000多個。而龍頭企業銀禧科技和虎彩印刷,更是成為了市后備上市科技企業,即將“淘金”股海。
異地辦展 堅持“走出去”戰略
正如林超明所說,市場成為必然。
記者了解到,從去年開始,輔料、鞋、電子產品、信息傳輸線纜等,其中服裝占7成。
而到2012年,虎門“濱海國際商城”的新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譚志強說,“此次沈陽辦展從表面看,主要是為了協助品牌形象。”
這里是歷史資源富庶之地
虎門的歷史文化底蘊添足了籌碼。
據史料記載,明萬歷八年(1580年),陳益隨商船從虎門。
20多年前,虎門村頭挖掘的貝丘遺址,是古人類居住遺址,包含了大量古人類食剩棄置的貝殼,距今已有3500年。
另外,抗日名將蔣光鼐的故居,座落在荔蔭園南柵社區三蔣村。在上世紀,蔣光鼐故居被其后人捐獻給國家。據相關部門統計,現在虎門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共有30多處,其中有不少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page_break}
卻頂著“文化沙漠”的頭銜
被譽為“中國第一鎮”的虎門的服裝產業,以200億的服裝銷售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國“南派服裝重鎮”。
但讓人不解的是,一個如此富裕的強鎮,有著厚重文化積淀的歷史名鎮,如今能給世人的,除了“銷煙”、“抗擊外辱”遺跡之外,仍然只是一個“文化沙漠”的印象。對此,虎門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但在過往的幾十年里,卻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蔣光鼐故居、村頭貝丘遺址、全國第一塊番薯地、官涌石橋等歷史人文景點,因為地域分散,整合較少,所以才名不見經傳,鮮為人知。即使是林則徐銷煙池舊址,到了1957年仍然是雜草叢生,只有一塊牌子。建起林則徐公園和林則徐紀念館,已是新中國成立近十年后的事情。
“虎門鎮黨委委員林超明說,如鴉片戰爭博物館位于偏狹的解放路附近,館內除有兩個修復的銷煙池、林則徐雕塑和幾門喑啞的巨炮等外,并無過多的內容可供游客參觀;威遠炮臺和沙角炮臺則分別位于威遠島和沙角社區,交通不便,景觀單一。
而極具文化韻味的貝丘遺址,在上世紀80年代被發現后,盡管是三四千年前新石器時代古人類聚居之所,出土了大量的古人類食剩的貝殼。但由于缺乏保護條件,該遺址出土的文物只能存放于廣東省和東莞市兩級博物館,遺址也未進行開發利用,幾無觀賞性可言。
產業攜手旅游
打造文化名城
幾個月前,虎門六大產業集群和產業鏈,盤活大大小小的文化景點,著手建設文化名城指日可待。
“初步形成的以服飾文化展覽、圖書文具批發、印刷出版、廣告創意、文化藝術培訓等為主的文化產業虎門文化藝術節”則每年都會如期舉行。
“虎門已著手梳理散落于各社區的一些景點,將已有的景點共同構成一個豐富的旅游資源。
呼之欲出的“文化旅游”,或許將會是打造虎門文化名城與經濟發展的雙贏之道。
三重奏:全城升級打造更大商圈
虎門大道升級被寄予厚望
虎門服裝產業的發展。
如此密集的商圈,帶來了巨大的商機,也帶來了巨大的人流車流,給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社會綜治管理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迫使虎門鎮就如同蛻皮而成的蛟龍,將更加輕松自信,絕不如現在的步履沉重。
因此,虎門大道將連接商業龍頭與富民商圈,形成“啞鈴”狀更大的商圈,以稀釋日益擁擠的中心商圈的“密度”。
虎門夢圓“濱海國際商城”
而虎門正式啟動了10項工程,幾乎涵蓋了濱海國際商城建設的各個領域,包括城市框架工程、中心區升級工程,總部經濟、會展、物流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交通工程、文化工程、教育工程、體育工程、環保工程,以及“三舊”改造、安居、安置工程等10大類別,共有54個工程子項目,計劃總投資532.3億元。
根據這些工程的規劃,虎門將徹底地實現“舊貌”改“新顏”。
“‘濱海’突出了虎門建設成綜合交通的樞紐之城、依山抱海的宜居之城、粵港合作的先行之城、商通國際的創業之城、文化創意的活力之城,并在此基礎上,打造共建共享的富強幸福之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