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力的奇跡回彈 預示時裝市場復蘇
不久前閉幕的巴黎國際面料展覽會(Texworld)和巴黎國際服裝采購展(Apparel Association)為期四天,吸引了來自一百多個國家的14,400位參觀者。人數雖較去年同比減少6%,卻也引發了交通擁堵。而正在巴黎舉行的第一視覺聯展(Première Vision Pluriel)將持續到明年2月,目前累計參觀者較去年有4%的增長,達60,716人次,70%來自海外。
購買力的奇跡回彈
巴黎國際面料展覽會上,土耳其、韓國和中國的展商數總計達816家。第一視覺聯展則見證了美國和日本購買力的回升,美國參觀者同比增長8%,日本則增加了19%。正如業界預測的那樣,三個展覽反映著行業的復蘇——小額訂單多來自西歐周邊地區;而亞洲是大額訂單和技術支持的來源,中國尤甚。“我們在巴基斯坦獲得了數量眾多的小額訂單,接下來我們還會重視伊斯坦布爾,那兒有更多的超小額訂單。”新西蘭牛仔服公司Reell的銷售總監Ben Klaassen說道。國際羊毛紡織組織的總裁Peter Ackroyd擔任了Woolmark公司的顧問,幫助后者推行“主要針對日本零售商和服裝生產企業的"Cool Wool酷羊毛計劃"”。Ackroyd說:“我在一年半以前就預計,經歷海嘯之后的日本將有一個利好的經濟恢復期。這真的發生了。”而“酷羊毛計劃”正是配合日本當下的能源節約政策而制定的。Ratti集團的女裝部主管Massimo Parenzan則指出:因為本土市場的扁平化,歐洲紡織廠商正忙不迭地開發新市場:“南美、中國、東南亞、遠東地區,這些地區為歐洲紡織業提供新契機。”
“生產轉移”與“質量至上”
展覽預示的另一個明顯趨勢是:隨著生產成本的全球性上漲,許多品牌選擇回歸本土進行生產加工并在質量上更為嚴苛地把關。Marc Rozier公司是法國里昂僅存的幾間絲綢制造商之一,董事長Didier Provent說:“時裝業對法國本土面料的需求增加了,那些與中國企業合作的客戶回來了。”另有一批歐洲傳統紡織企業表示“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揚和巨額的治污費支出使時裝品牌對歐洲本土面料的需求增加。”這些企業因此獲利頗豐。Marks &Spencer的采購總監Darren Ainsworth不否認這種觀點。但他認為:亞洲,尤其是中國,仍是主要的面料來源。展覽期間,幾家老牌企業反復強調它們的價值觀:在經歷市場風暴時,質量和企業遺產是第一位,然后才是應對市場的急智。Cerruti 1881的老板Nino Cerruti說:“很久以前,質量是服裝的根本。但后來的狀況變得有些復雜。現在,我們看到數量的萎縮,所有的指向又都奔著質量而去了。”英國時尚與紡織協會(UKFT)的紡織與色彩顧問Beryl Gibson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她認為服裝的根源在于精心制作,這一觀點得到了諸多英國設計師的支持。
“新寵兒”:高性能面料
高性能面料在第一視覺聯展上獲得了極大的關注作者Sophie Bramel感嘆:“每一間公司都在尋找更精良的面料制作方法。高性能面料使衣服壽命增加,重量更輕,更易打理,保暖性和透氣性更好。”Schoeller面料公司與瑞士針織物制造商Christian Eschler合作,發布了新的軟木表層技術——有機軟木用來為毛織物表層覆膜或作粘合劑,有助于衣物隔熱。
防水面料和防污面料是UKFT的重頭戲。Abraham Moon公司的防水面料——設得蘭島羊毛通過了專業的皮膚病學檢驗。Henry Bertrand公司推出了防污真絲。Holland&Sherry公司發明了150支數的抗污羊毛。“酒和食物輕輕觸碰到服裝,然后滾落--這是那些粗心鬼最好的情況,”UKFT的Gibson說,“"可機洗羊毛"不用送去干洗店,它有著非常大的市場前景。”另一間參展企業Robert Noble也展示了可機洗的黑色經向燈芯絨。Masters of Linen帶來種類多樣的亞麻針織單品,這是與包括Sophie Hallette、John England和Loro Piana在內的各家紡織企業、機織企業和針織企業的合作成果。
除了價格高昂的有機原生材料,設計師們也在混紡纖維上進行創新。第一視覺聯展上,混紡面料的趨勢有:數碼印花面料、雙面印花面料、粘合織物、高捻合股紗、幾何印花和更重的重量。“電子商務為生產商提供了面向全世界的平臺,現在的客戶可以來自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從巴黎到中國,從拉賈斯坦到阿根廷,”Carven公司的Guillaume Henry說,“矜貴的原生材料,像是羊毛、絲綢,價格都在上漲。所以我們需要找到替代品。現在,在熱帶地區,亞麻面料也可以使用了;而羊毛聚酰胺看起來就跟純羊毛一樣。”談到高捻合股紗,Lanvin的男裝設計師Lucas Ossendrijver說它“非常細密,織工一流”。而滌綸和尼龍的混紡物也吸引了他的視線;尼龍和棉的混紡物則尚有些“呆板”。AMI的Alexandre Mattiussi欣喜地歡迎“時裝業回到了基本面”。他說:“棉、羊毛、絲質長袍、網球條紋、威爾士親王格子料,真好。即便是高科技面料也很自然。”{page_break}
巴黎面料專家Marjorie Collard在針織物展示區看到了創新性的平織織物,他還贊美意大利E. Mirogliode紡織公司的織紋粗棒針織物。找到新東家Marzotto集團的Redaelli Velluti/Niedieck公司則展示了磨砂質感的不透明面料和開司米與絲絨混紡的晚裝面料。總經理Thomas Andreae感慨道:“我們經歷了非常困難的幾年,不過局勢真的開始變化了。”印度Modella Uday工廠帶來了創新的渦紋花呢外套面料。韓國Fine Textile公司的“零科技”超輕紗料,看上去、摸起來,都跟真絲別無二致。
感謝經濟回暖、市場多元化,以及業界在質量與創新上的努力——巴黎國際面料展覽會的15歲生日如此值得慶賀。時裝業為顧客們提供了一個針對置裝預算緊縮的方案,使他們能購買較少量的、更優質的單品。這消除了臺灣Unitex公司經理Joseph Chang的“心病”:“消費者都在抱怨價格。比這個更糟的是,消費者抱怨價格的同時,商家拿不出任何新對策和新產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