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鞋服市場突圍逆市增長 本土品牌如何發力?
近兩年,產品同質化、庫存高已成為運動鞋服行業之痛,多家上市公司年報顯示,運動鞋服營業額連續幾年呈現下滑趨勢。但細分市場的戶外品牌卻異軍突起,在“泛戶外”文化的影響下,市場份額逐漸擴大,而本土戶外品牌如何定位?又將如何在競爭中突圍?
戶外品牌逆市增長
“五一”期間,是踏青好時節,也是戶外品牌銷售旺季,近日,記者走訪發現,不少商場戶外運動品牌都搞起了優惠活動。而在景區郊外,隨著戶外旅游變成大眾選擇,戶外鞋服也替代傳統運動品牌,成為出行穿著的新風尚。
戶外市場的火爆并非偶然,2014ISPO BEIJING(第十屆亞洲運動用品與時尚展)展會期間,中紡協戶外用品分會(COCA)發布的《中國戶外用品市場2013年度調查報告》顯示,2013年,戶外行業零售額180.5億元,同比增長24.3%,出貨額96.8億,同比增長30.9%。
“戶外行業的發展不單是運動市場的細化,更是消費者對生活方式的一種新選擇”,福建晉江明偉鞋服專營兒童戶外品牌CAMKIDS副總經理洪欽銘說,2005年至2008年是戶外行業高速發展時期,隨著消費者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升,業余時間有了更多的選擇,戶外也走進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從過去的極限運動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戶外產品的異軍突起氣勢洶洶,而傳統運動品牌也正大舉進軍這一細分市場,阿迪達斯(阿迪達斯專賣店)、李寧(李寧專賣店)、安踏、361°紛紛推出戶外系列產品,準備在主營業務之外,開辟另一盈利增收途徑。
品牌建構促市場突圍
與大部分傳統制造業發展路徑相似,國內戶外運動品牌多是貼牌代工起家,進而自建品牌進行生產銷售。由此導致本土品牌在產品設計、研發方面相對薄弱,對國際品牌的裝備設計甚至采取直接的“拿來主義”。
而隨著國際品牌和傳統運動鞋服的紛紛涌入,戶外運動品牌也面臨著行業內部的洗牌。圣弗萊總經理陳嘉泰說,2011前后,本土戶外品牌激增,在服裝行業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實力弱小的品牌迅速被淘汰,“這兩年營業額雖然也有增長,但相較于前幾年速度明顯放緩”。
如何在市場競爭中突圍?“增加品牌溢價、提升品牌形象”成為多家戶外品牌應對競爭的主要方式。
“與傳統鞋服產業價格戰相比,戶外品牌更加注重消費體驗。”洪欽銘說,CAMKIDS將在線下推出親子系列活動,引導消費者家庭養成戶外消費習慣,同時讓品牌文化得到傳播。
2012年12月,國內戶外品牌天倫天(天倫天專賣店)組建探險隊向南北極進軍,隨后天倫天陸續推出攀登珠峰系列活動、贊助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天倫天總經理許騰達說,隨著消費者對于戶外認知的提升,戶外行業將在之前奠定的基礎上迎來更好的市場前景,這要求品牌加大推廣力度,提升知名度,以爭取更多的消費者。
多品牌運作立足長遠發展
記者采訪多家戶外用品公司后發現,戶外行業在增加品牌溢價的同時,也在立足于推廣多品牌運作,在新興市場尋求發力點。
洪欽銘表示,多品牌運作是該公司未來發展方向,在品牌發展規劃中,親子裝系列品牌已經納入議程。“從去年年底開始,公司重新組建了一套人馬,包括開發、生產、零售等,為接下來將推出的親子裝系列品牌做準備”。
而在多品牌運作中,“時尚元素”正成為各家戶外品牌關注的重點,隨著“90后”市場主體逐漸加入戶外運動,新生代消費能力的提升正在改變戶外產業的潮流走向。
天倫天在傳統戶外品牌的基礎上,推出戶外潮牌COM-Jeans,產品在戶外專業性能的基礎上結合時尚潮流元素。許騰達表示,新品牌的創立將與傳統戶外品牌形成很好的補充,同時還會加速品牌本身在戶外用品市場份額的滲透力度。
業內人士分析,戶外品牌近兩年迅速發展,主要原因是戶外產品開始走進休閑場合,而在傳統戶外品牌的基礎上,添加時尚元素將進一步吸引“85后”的市場群體。但新舊品牌之間需實施嚴格的市場區分,否則就是對已有市場的自我瓜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