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絲綢之路”促沿線各國貿易合作
“中國的市場非常大,今后會把越來越多的伊朗商品運到中國來銷售。”在中國已經做了7年生意的伊朗商人穆森會講一口流利的漢語,把伊朗商品賣到中國,同時也是把伊朗文化介紹給中國人。穆森是第一次來福州參加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帶來了地毯、掛毯、錫器等具有濃郁中東風情的商品,雖然價格不菲,但仍吸引了許多觀眾競相觀看、購買。
伊朗、泰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映像展區展示館最受觀眾歡迎。
在展示館內,除了沿線國家的風土人情、旅游資源以及當地的特色產品,還圖文并茂的介紹了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各國、各地區的友好往來,以及實現互聯互通、共享機遇、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戰略構想。由海關總署、國家質監總局、國臺辦、福建省政府等主辦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市長(高峰)論壇”同期舉行,吸引了來自“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2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內相關城市的主要官員。
伊朗拉什特市市長莫哈邁德·哈利利說,海上絲綢之路為各國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伊朗作為絲綢之路的沿線國家,將進一步推動兩國在經貿領域合作,推動新的海上絲綢之路復興。“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地區要加強互相投資,建立更加緊密的經貿的關系。”馬來西亞詩巫市市長張泰卿認為。同時,在文化、政治、社會等方面,沿線各國也要加強接觸,密切來往。
南京是海上絲綢之路和長江經濟帶兩大戰略交匯點。“南京雖然不靠海,但是連著海,雖然是長江沿岸,但是有海洋的夢想。”南京市市長繆瑞林說。南京對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承擔著重要的任務,將與兄弟省市一道為海上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做出努力。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潘安認為,新的海上絲綢之路是促進沿海國家共同發展的必然選擇,絲綢之路對廣州是非常大的機遇,也是挑戰,廣州希望在絲綢之路尋找機會。事實上,從2011~2013年,東盟在廣州投資的金額達12.96億美元,廣州在東盟設立有31家企業和機構,廣泛的合作取得雙贏效果。
福州市市長楊益民表示,福州將構建與東盟國家互聯互通的交通體系,建設福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戰略樞紐城市。以海洋經濟為突破口,加強與東盟國家的經濟合作,包括與東盟國家共同建立產業園區等。同時,福州還將健全與東盟國家常態化合作交流的機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