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帶動下,中國紡織業如何推動與東盟國家合作新發展?
近些年來,中國與東盟紡織服裝領域貿易、投資合作迅速發展。
中國東盟紡織服裝業合作互補性強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和出口國,擁有世界上完整的產業鏈,紡織工業品類齊全,加工配套水平高,技術先進,性價比高,能夠滿足東盟紡織服裝企業的需求。
紡織服裝業是越南、印尼、柬埔寨、緬甸、泰國等東盟國家制造業的重要行業之一,具有勞工成本優勢和棉花價格優勢、關稅優惠,并有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
近些年來,中國不少紡織服裝企業在東盟國家投資設廠,推動了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國際化發展。
紡織服裝行業是中國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先導產業之一,同時也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推進工業化發展、創造國民財富以及提供大量就業的首選民生產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東盟是中國的重要合作伙伴,同時也是中國紡織國際產能合作的重點地區之一。
東盟國家紡織服裝業商機多
一、越南
越南被公認為世界第三大服裝出口國,紡織品是越南重點出口產品之一。2018年,越南紡織業出口額約362億美元,進口原材料及輔料達236億美元,其中:進口布料約128億美元、各類紡織業輔料約54.7億美元、棉花30億美元、紡織紗線約24.19億美元。今年前9個月,越南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呈增長之勢,達248億美元,增長10.4%。
2019年以來,越南在國內紡織擴產、國外投資增加,以及CPTPP和越南—歐盟自貿協議等機遇的帶動下,越南棉花進口量預計為760萬包。預估2019年全年紡織服裝出口額可達40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4-15%。
近些年來,越南利用簽署自貿協議帶來的新機遇,覆蓋整個紡織產業鏈,不斷吸收來自國內外的大量投資。在胡志明市周邊,來自中國的紡織企業也在加大投資力度,甚至用“越南迎來紡織產業黃金十年”來形容這一發展進程,華孚時尚、天虹紡織、魯泰和百隆東方等大型紡織企業都在越南增擴產能。
▌越南投資指南
二、印度尼西亞
印尼發布了制造業4.0發展路線圖,旨在緊跟全球產業現代化步伐。印尼工業部將紡織業及成衣業確定為印尼工業4.0計劃優先發展的五大行業之一。為提高紡織業競爭力,工業部將致力于加強對該行業的人力資源培訓、技術升級和數字技術支持。政府將繼續向相關出口市場國家爭取對印尼的低關稅或零關稅,加大本土特色品牌開發力度。
2018年,印尼最大的外匯收入來源之一是紡織業,出口額達到130億美元,同比增長5%。印尼工業部長表示,印尼紡織業2018年的增長率達到8.75%。紡織業不僅是印尼主要經濟驅動力之一,還為300多萬人提供了就業機會,并專注于產品的出口。
印尼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9年印尼紡織業預計增長19%,沒有任何發展放緩的跡象。2019年第一季度,印尼服裝生產的出口訂單上飆升了29%,這推動了印尼整個紡織業的發展,使印尼紡織產品的整體產量同期增長了4.5%。
三、柬埔寨
柬埔寨最大產業輕工紡織產業:占柬埔寨總出口的75%以上,從業人員70萬(根據政府提供的購買保險的工人的數據),但實際上約有100萬直接從業者,約400萬人靠這個產業養家糊口,占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年輕勞動力和國際貿易優惠是柬引資優勢。近1000家紡織企業在柬埔寨投資興業。
目前柬埔寨的紡織產業是以服裝為主,服裝企業又以中資企業為主。此外,柬埔寨有布料廠五六家,還有跟服裝配套的輔料工廠、商標和紐扣廠等共約200多家。紡織服裝企業中,中國大陸企業占了大概41%,再加上中國香港、澳門和臺灣,大中華地區的紡織服裝企業就占了柬埔寨紡織服裝企業的70%,是柬埔寨龍頭企業。
▌柬埔寨投資指南
四、馬來西亞
紡織業一直是馬來西亞重點發展的行業,主要由四個版塊構成,即:基礎紡織(紡紗、織造、印染后整理等),服裝制造,紡織制成品及輔料。其中紡紗、織造產業占比較低,印染和制衣業發展相對成熟。根據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的統計,目前馬來西亞紡織行業共有注冊工廠970家,其中400家服裝廠,570家紡紗、織造、針織、后整理工廠,解決了6.8萬名工人的就業。
中國山東某紡織集團2013年在馬來西亞柔佛州士年納工業區投資5億美元建設50萬錠高檔精梳紗項目,是中國在馬來西亞投資最大的紡織項目。該集團是中國一家集紡紗、織布、服裝、進出口貿易、跨國生產經營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產業,是中國棉紡織行業前20強企業。
五、緬甸
“一帶一路”倡議、瀾湄合作機制和中緬經濟走廊建設等為中緬服裝工業合作帶來了發展機遇。中國既是緬甸紡織服裝產業的投資國、重要的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的來源地,也越來越成為緬甸紡織服裝產品的消費國。中資紡織服裝企業帶來了工業化生產的組織和管理經驗,為當地培養著管理人才,提升了緬甸服裝制造業的整體技術和工藝水平,促進著緬甸服裝制造業良性發展和轉型升級。服裝已超越天然氣成為緬甸最大出口產品,而中國在緬甸投資的服裝類企業已有數百家之多。
▌緬甸投資指南
六、菲律賓
菲律賓當地服裝制造商希望政府能通過稅收刺激當地服裝紡織產業,也呼吁政府吸引有興趣投資的中國企業前來投資合作。
菲律賓國外采購商協會會長羅伯特表示,該行業需要政府補貼,尤其是勞動力和電力支出,以降低在該國開展業務的成本。"一些中國公司已經在咨詢在菲開店設廠的合作事宜。"羅伯特強調,菲律賓應該利用好這一點,以吸引中國企業到來。
菲律賓出口商聯合會也曾提出需要更多稅收津貼,目前此類措施正在走向合法化。
據了解,杜特爾特政府正在推動稅收改革,以吸引更高質量的投資機會。在改革稅收激勵措施的同時,逐漸降低企業所得稅標準。
羅伯特表示,不應刪除菲律賓勞動法中稅收優惠的好處。相反,應該給予更多,類似津貼權利、勞動力增強、技能培訓等等。"要知道,服裝制造業是勞動非常密集型產業。"羅伯特說。
服裝紡織行業過去在出口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甚至在20世紀90年代被認為是朝陽產業。自2005年世貿組織取消紡織品配額以來,菲律賓該產業出口表現有所下降。該國服裝紡織領域的企業也經歷了重重困難,工廠倒閉、規模縮小、大幅裁員等。
中國—東盟紡織服裝行業合作建議
中國與東盟的企業在紡織服裝行業互補合作空間大、商機多,尤其是中國企業可通過在東盟國家設廠生產,將產品銷往第三方市場。佰信集團作為東南亞企業服務的供應商,致力于東南亞當地企業的注冊,稅務申報,投資對接,可以向佰信集團咨詢。
尋求當地企業合作,進行行業商會、協會加強對接。更多了解東盟國家行業信息,找準東盟國家合作伙伴;
找準在東盟國家設立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工業園,促進全產業鏈走出去,配套發展;
和當地企業在紡織原材料輔料、機械、染料、助劑等方面開展貿易、投資合作;
中國紡織工業門類齊全、設備較先進且價格及維護成本低,較易為東盟企業接受。中國企業的紡織服裝機械設備企業走進東盟,與開展機械設備更新合作,協助東盟國家提高生產效率。
近期,中國與湄公河五國紡織服裝產業貿易投資合作報告中提及紡織服裝產業是瀾湄各國共有的支柱性產業,也是六國推動貿易往來、投資互動并建立產能合作體系的重要切入點和增長點。
瀾滄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簡稱“瀾湄合作”)是中國與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和越南共同發起和建設的新型次區域合作機制。根據六國政府確定的“3+5+X合作框架”,產能合作是瀾湄六國優先合作發展領域。
2010年,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經過過渡期,越南、老撾、柬埔寨和緬甸對中國出口的絕大多數商品的關稅目前已降為零,進一步促進了中國與湄公河五國紡織產業鏈之間的貿易往來與合作。隨著產業鏈合作日益密切,貿易往來活躍發展,湄公河五國在中國紡織行業出口貿易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得益于地理位置臨近以及中國—東盟自貿區的關稅雙重優惠條件,湄公河五國成為中國紡織行業最重要的進口來源地區之一。
2018年中國對主要國家和地區出口紡織品服裝情況
紗線是中國從湄公河五國進口的最主要的紡織服裝產品,2018年進口額達到24.7億美元,占中國從湄公河五國紡織品服裝進口總額的46.2%,占中國從全球進口紗線總金額的30.4%。其中,棉紗線進口額為21.8億美元,占從湄公河五國紗線進口額的88.2%,占中國從全球棉紗線進口額的37.3%。越南是湄公河五國中最大的紗線進口來源地,也是中國紗線進口第一大來源國,其中部分紗線是中資企業產品,返回國內進行后道深加工。2018年,中國從越南進口的紗線達到23.5億美元,占從湄公河五國紗線進口額的95.1%,越南產棉紗線在湄公河五國進口額中占比達到98.3%。
服裝是中國從湄公河五國進口的另一大類產品,2018年進口額為21.5億美元,占中國從湄公河五國紡織品服裝進口總額的40.2%,針織服裝進口略多于梭織服裝。越南是湄公河五國中最大的進口來源國,也是中國第一大服裝進口來源國,2018年進口額達到14.7億美元,占自湄公河五國服裝進口額的68.2%。自柬埔寨、泰國服裝進口額分別達到4億美元和2.3億美元,分別占中國自湄公河五國服裝進口額的18.1%和10.7%。
服裝也是中國自瀾湄國家進口增長最快的產品,受到國際品牌采購布局調整影響,瀾湄國家生產的服裝產品正在越來越多的進入中國內需市場。2018年,中國自湄公河五國服裝進口額較2015年累計增長93%,年均增速達到24.5%,比同期中國從全球服裝進口額年均增速高出18.1個百分點。其中從柬埔寨、越南和老撾的服裝進口額年均增速均超過20%,分別達到26.2%、25.8%和21%。2019年上半年,中國從湄公河五國共進口服裝10.4億美元,同比增長16.1%,高于同期中國服裝進口總額增速13.9個百分點。
中國對湄公河五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分品類情況
現階段的進出口貿易結構反映出,中國與湄公河五國之間已經形成了“中國紡織面料供給——湄公河五國服裝加工”的產業鏈條;越南生產的紗線產品也有相當一部分進入中國進行后道織造及染整加工,成為中國紡織產業鏈不可或缺的原料補給;湄公河五國生產的部分服裝產品也進入中國內銷市場,為中國居民提供了更多質優價廉的消費選擇。
中國與湄公河五國紡織品服裝貿易結構示意圖
近年來,中國紡織裝備制造業與湄公河五國紡織產業間的合作關系也變得日益緊密。未來,隨著湄公河五國紡織產業鏈向著精、深加工環節發展,與中國紡織行業的合作空間也將更加多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