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服博會上展現的東北時尚
為期3天的2016中國(大連)國際服裝紡織品博覽會,以“共贏·大連”為主題,碩果累累。
本屆大連服博會提出,要繼續做大貿易平臺,從北緯38°大連開始,沿著北緯42°沈陽、北緯44°長春兩個節點城市,到北緯45°哈爾濱打通東北時尚、時尚東北快速通道,力求通過大連服博會這個窗口和平臺吸引海內外品牌進入東北。本屆服博會上,場館內外勁吹“東北風”,東北服裝企業在面對挑戰的同時,也迎來轉型升級的機遇。東北服裝界人士也在思索:東北服裝產業如何走向共贏之路?
【展前】 產業界人士暢談東北服裝產業振興發展
大連服博會一直依據行業和市場變化不斷創新,與中國服裝品牌共同成長。在本屆服博會開幕之前,服博會組委會于8月下旬分別在哈爾濱、長春、沈陽連續舉辦了3場新聞發布會。大連服博會全新的定位與精彩的內容及特色引發了東北各界人士的強烈關注。
在服博會東北推介活動中,我市與哈爾濱、長春、沈陽相關方面舉行了3場座談會。東北服裝產業界人士對如何做大做強東北服裝產業,推動東北服裝產業振興發展暢所欲言。他們認為,大連服博會具有獨特的價值與優勢。對于展商,可利用這個生態平臺展示品牌全貌,幫助企業優化渠道資源;對于產業關聯資源,能夠第一時間了解行業動向,促進行業交流與合作。可以說,大連服博會將商貿拓展、立體推廣、趨勢發布和信息分享等多功能密集整合,成為幫助品牌、渠道終端全方位成長的“生態資源平臺”。
他們認為,東北服裝產業市場需求很大,也有一定產業基礎,希望通過大連服博會這樣的平臺,更好地聚集國內外多元化、多領域、多視角的優勢資源,不斷創新商業模式,延伸發展鏈條,拉動企業及地方經濟發展,使東北服裝產業實現新的跨越。
東北服裝產業界人士還建議,今后可依托中國面料館大連館,為東北服裝企業提供多樣、新穎、時尚流行的面輔料,并打造集設計、時尚流行趨勢發布、技術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長期的服務型平臺。
【展中】 東北服裝紡織企業面臨發展瓶頸和轉型機遇
本屆大連服博會,黑龍江服裝企業組團參展。記者注意到,黑龍江服裝企業展售的商品多為亞麻制品。有企業主打“科技牌”,以高科技為引,積極開拓亞麻制品高端市場;有企業大打“文化牌”,以傳承的民間藝術為服裝產業注入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也有一些企業專供低端產品市場,由于物美價廉,也受到不少參觀市民的青睞。
亞麻纖維素有“纖維皇后”之美譽。黑龍江擁有全國最大的亞麻市場,但近幾年由于技術水平有限、創新能力不強,一些實力相對薄弱的亞麻廠只能提供簡單的原料粗加工,受限的利潤空間緊跟著就是一批亞麻廠的“倒閉潮”。
在參展的黑龍江服裝紡織企業中,七彩蓮花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帶來的亞麻影畫制品,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據介紹,這種亞麻影畫制品運用彩色印染技術,不僅可大大提高亞麻本身的藝術性和附加值,而且也改變了傳統亞麻粗加工低收益的落后發展模式。公司負責人表示,彩色印染所實現的技術突破在于材質的變化。過去是用相紙,現在是把影畫染在亞麻上。“這不僅是簡單的材質變化,更是在亞麻使用范圍和印染工序上的一個突破。這家公司在堅持平民化市場定位的同時,也在積極開拓高端定制市場。
黑龍江省北安烏魚繡工藝品有限公司帶來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魚繡也是巧奪天工。公司總經理、黑龍江省北安工藝美術家協會會長王春艷告訴記者:“今年已是第二次來大連服博會了,通過這個平臺接到大連本地企業的訂單。烏魚繡歷史悠久,但長久以來一直因地處東北一隅而不被人知。烏魚繡對于研究金代女真刺繡技藝及烏裕爾河流域各民族間刺繡工藝的傳承發展具有較高價值。”王春艷介紹,公司接收的訂單以訂制為主,國外訂單主要來自俄羅斯,在俄羅斯布市也有公司的店面,此次再度來連參展,就是為了做好宣傳,打響北安烏魚繡的名頭。
“酒香也怕巷子深”。王春艷表示,企業自己做烏魚繡宣傳推廣有些力不從心,而找專門公司進行推介營銷,很費精力和資金不說,效果也不一定能達到預期。此外,“會做不會說”也讓王春艷覺得有些“吃虧”。盡管在繡法上大膽創新,與時俱進,可宣傳不力卻是東北服裝企業普遍的“心病”。
【展后】 產業集群將是東北服裝產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8月19日,在浙江舉行的2016年中國服裝產業集群發展會議暨全國服裝行業統計工作會議上,《中國服裝產業集群“十三五”升級發展戰略綱要》正式發布。作為中國服裝產業集群升級路線圖,《綱要》提出六大路徑,一是制造升級打造新實力;二是技術升級形成新動能;三是模式升級開創新局面;四是要素升級構建新生態;五是管理升級塑造新文化;六是理念升級拓展新空間。
當前的市場競爭,已從企業的競爭提升到產業集群的競爭,從單家企業間的競爭提升到區域之間的競爭。以產業集群形式出現,不僅使產業集群形象更加凸顯、動態資訊發布更統一、商團接待規格更高,還能吸引更多更優質的專業買家。本屆大連服博會上,沈陽市沈河區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服裝商貿名城”。目前,全國僅有廣州越秀區等三地獲得過該榮譽,沈河區是全國第4個獲此殊榮的城區。
作為中心城市的核心區,沈河區始終堅持服務業立區。目前,沈河區的服裝商貿產業主要集中在中街、五愛和南塔商圈,服裝商場達160家,專業市場12個,商戶數量近2.5萬家,2015年服裝服飾商貿交易額達650億元。
為推動區域服裝商貿產業做強、做優,沈河區編制了《服裝商貿產業發展規劃》,堅持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經營模式,發展現代物流,推進商旅文產業格局,發展電子商務,以打造智慧商圈提升市場業態為主,力爭把沈河區建設成為遼寧乃至全國重要的服裝商貿產業基地。
在本屆服博會上,東北服裝產業還傳來喜訊:丹東東港市被授牌“中國戶外服裝名城”。記者在東港中國運動戶外服裝名城產業集群推介會上獲悉,自改革開放以來,東港市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良好,成為最具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的優勢產業之一。
大連服博會,凸顯東北服裝品牌名城命名發布平臺的優勢,通過全力打造東北服裝聯盟,無疑將助力東北服裝產業集群加快節奏實現轉型升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