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品牌參展首選CHIC 探路中國市場自創生意經
海外服裝及時尚品牌“出征”中國市場,參加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似乎已成首選。但中國市場并非“一馬平川”,也需洋牌子們適應一下“探路與試錯”的過程。這其中既需要海外品牌對中國消費者購物行為習慣進行摸索,也需要對中國商業環境、模式、渠道有個熟悉與了解的過程。下面,跟隨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海外品牌的生意經吧!
1、讀懂消費者 看重品質與性價比
海外品牌布局中國市場,無一例外,都是看重了這里潛在的龐大需求。
然而,如今的中國消費者越來越自主,各自心中都有一桿秤來衡量“什么才是我想要的”。這不僅給國內品牌出了難題,也給海外品牌提出了新要求。
但事物都有兩面性。中國消費者購物偏好與方式在變化的同時,也啟動了市場自發的調整機制,即優勝劣汰。新一輪洗牌過程中,海外品牌能夠尋求的潛在機會出現了。
“在過去的十年里,中國的服裝市場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而且它的變化正在加速。”法國展團負責人Gerard Roudine用“不可思議”來形容他所感知的中國消費者的變化。他說,相較之前,中國消費者在近幾年展現出了不可思議的個性化需求。而這種個性化需求隨著中國消費者對時尚資訊與知識的掌握,越來越突出。
除了個性化需求的顯著提升,中國消費者對于產品與品牌的認識也發生了“質”的飛躍。巴西展團負責人Ruisa Scheffel認為,如今,中國消費者想要的不僅僅是國際品牌,更希望尋求獨一無二的產品。事實上,自從六年前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巴西展團憑借鞋履、衣帽等個性化產品在中國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巴西鞋履品牌能夠向不同的客戶展現具有獨特設計、顏色靚麗、創意新穎的產品。我們洞察到了消費者審美的變化。他們側重于產品品質,而不是因為產品能讓他們提升地位。”Ruisa Scheffel說。
2、輸出價值 靈活應變還是堅守本色?
日益變化的消費需求對于海外品牌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國消費者在選購時,對高性價比產品依舊頗有熱衷。而這也為彰顯高品質的海外品牌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秉持著優良血統的“德國制造”就在探路中國市場中體會到消費者的“難伺候”。
“中國消費者對性價比很在意。在買東西的時候,他們不是什么價格都能接受,而是會進行挑選、比較,從而挑選出性價比最高的產品。”德國展團負責人Bianka Toepper表示,中國消費者對時尚的敏銳度在提升。他們喜歡穿著別致的款式、了解最新流行,追尋時尚潮流,更希望這種優質產品兼備高性價比。
同樣,靈活而創新的巴西品牌也選擇更快速地適應市場,不論是在產品設計,還是在渠道拓展、品牌推廣等方面,巴西品牌都掌握了一套更符合自身發展的方法論。
從2010年開始拓展中國市場,巴西展團并沒能找尋到合適的買手,卻意外收獲了一些投資者的目光。巴西展團負責人Ruisa Scheffel表示,“就絕大部分投資者而言,他們在鞋履方面也沒有太多的經驗。隨著中國消費市場向專業化發展,并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品牌店、電商、移動商務等模式,尤其以跨境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這極大地促進了品牌直接流通到最終消費者的手中。巴西品牌也在這些變化中找到機會,更快速地推進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進程。”
無獨有偶,韓國CAHIERS品牌負責人KIM AYOUNG也表示,適合的營銷方式為打通中國市場提供了幫助。韓流文化的傳播成為吸引中國的消費者關注的一種途徑。他介紹,“我們關注中國消費者對色彩與品質的追求,并發現中國人偏愛柔和的色調和閃亮的材質。所以,品牌2017春夏系列大部分服裝都采用了柔和的色調,例如杏色、粉米色、淺灰色以及亮片裝飾。”
3、了解規則 看透中國商業的玩法
作為連續多年參與CHIC的代理商,黃朝暉在經歷了多屆展會后深有體會地表示,國外參展商對中國市場有了更多地了解,同時在洽談過程中,海外展商對合作模式上較之前幾年也能接受更多的可能性。
海外品牌拓展中國市場的關鍵除了對于消費市場的掌握之外,對于商業規則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德國展團負責人Bianka Toepper認為,德國與中國在零售市場的定位方面就完全不同,品牌無法復制本國的銷售網絡,更多地則是要理解中國商業的規則。
“了解出口到中國所需的手續十分重要,這其中包括所有必要的步驟,從而達到滿足出口的條件。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在中國找到一個合適的合作伙伴。大多數德國時尚品牌的目標都是在尋找多品牌店。他們在尋找能建立一個良好合作關系的伙伴。”Bianka Toepper說。
巴西展團負責人Ruisa Scheffel也表達了同樣地觀點。他認為,盡管深耕中國市場多年,但是對于巴西品牌而言,了解和認識中國的批發市場仍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中國的分銷系統十分復雜,而且具有挑戰性。因此,當一個新的品牌決定進駐中國市場的時候,找到當地的合作伙伴是首要的事情。”
“兩個不同的國家有著完全不同的文化,這就需要共同去面對重重困難,互相信任彼此。巴西鞋業協會在一直不斷地去了解中國的商業格局。我們聘請了市場信息提供人員,這樣我們的品牌就能獲得所有重要的信息,從而更好地進行商業決策。”Ruisa Scheffel說。
對于那些希望進駐中國的海外品牌而言,黃朝暉建議,了解意向客戶現有的商業模式、商業渠道和自己的商品是否匹配是第一要務;其次,選定客戶后盡可能建立長期合作,會有助于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推廣和運營;更重要的是,除訂單外,嘗試接受更多能夠雙贏的合作方式,也是加快進入中國市場的進程的關鍵之道。
更多精彩報道,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