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傾銷使錦綸業步履維艱
錦綸原料嚴重短缺 反傾銷更是雪上加霜
乙內酰胺,錦綸切片的原料,長期以來發展步伐嚴重滯后于錦綸聚合和紡絲,已成為錦綸行業健康發展的瓶頸。2003年,我國對原產于日本、比利時、德國、荷蘭、俄羅斯的進口己內酰胺征收反傾銷稅,2008年這項措施剛剛到期。緊接著今年4月,商務部再次發布公告稱對原產于歐盟和美國的進口己內酰胺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5年的反傾銷措施剛剛到期,我們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呢,怎么又要開始反傾銷了,我們企業沒法生存啊。”浙江亞星纖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文華介紹,該公司是在錦綸行業觸底反彈期加盟錦綸行業的,剛剛和義烏一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準備擴大規模,就遭遇了己內酰胺政策如此之快的變化。
據了解,目前我國大陸僅有南京帝斯曼東方化工有限公司、中國石化巴陵石油化工公司、中國石化石家莊化纖有限責任公司和浙江衢化集團公司四家企業生產己內酰胺,近年來針對我國己內酰胺供應不足的情況,這些企業盡管進行了擴能改造,產能、產量有較大幅度提高,但仍然改變不了國內供應嚴重短缺的局面。2009年,我國大陸己內酰胺總產量為33.4萬噸,進口量為60.13萬噸,出口量為0.16萬噸,需求量為93.03萬噸,對外依存度為64.64%,市場缺口很大。
“目前,中國錦綸業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在增長,錦綸切片從去年底到今年底將有30萬噸的增長,再過兩年還有80萬噸投產。今后3年內己內酰胺進口依存度依然會超過60%,甚至還會擴大。”廣東新會美達錦綸有限公司顧問梁湛潮指出,造成錦綸行業目前這種情況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供求不平衡。他舉例說:“前幾年,我們和己內酰胺企業談判產品的價格時,主動權在我們手中,我說1600美元/噸就一定是1600美元/噸。而現在,價格2500美元/噸,你不能討價還價,他們不愁賣,你稍不注意貨就沒了。”
價格一路飆升 企業利潤大幅縮水
2009年以來,在純苯價位大幅上移、下游簾子布和民用聚合復合紡絲需求上揚,以及寬裕資金面的帶動下,己內酰胺價格在2008年下跌之后在2009年快速上升,2009年9月上漲至2200美元/噸,較年初上漲約100%。之后,隨著純苯價位回落,己內酰胺調整至1850美元/噸,但2009年末,隨著對新一年擴能需求的樂觀預期,己內酰胺又進一步被推高至2280美元/噸。現貨市場也是如此,2009年9月達到17800元/噸,較年初漲幅達78%,之后受純苯調整影響,價位走低至15200元/噸,較前期高位下跌15%,年末又快速上揚至18600元/噸。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受國際原油價格大幅走低及外圍市場疲軟的拖累,各大宗商品包括己內酰胺市場紛紛出現了回調現象。截至5月初,己內酰胺美金盤市場成交價位在2550~2570美元/噸上下,現貨市場價格已高漲至23000元/噸左右。
“不管是單6切片,還是雙6切片,除面臨著貨源緊張的困難外,價位高漲也是企業所不能承受的了。”青島中達化纖有限公司的宮恩嵩說。
“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切片價格太高,再加上反傾銷,原料成本驟升,企業已經難以承受。現在錦綸銷售情況還可以,但利潤大打折扣。”嘉興艾菲而聚合纖維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孟銀梁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
PCI Fibres 中國市場總監陳九妹從2003年就開始研究錦綸市場,她形象地將目前的錦綸切片和紡絲企業比作“炎熱季節里一塊冰”,她介紹,近段時間己內酰胺價格有所回調,但變化速度太快,一天就跌100美元,這么大的幅度下游企業肯定是無法承受的。
原料價格變化如此之快,下游企業根本無法消化,這將嚴重損害錦綸產業鏈的健康有序發展。嘉興艾菲而聚合纖維公司孟銀梁稱,目前已經有企業因無法承受成本高升而面臨停產的危險。
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需各個環節共同維護
2009年以來,己內酰胺價格漲幅為80%,錦綸切片價格雖也有上漲,但漲幅為56.8%和46%,遠遠低于己內酰胺,產業鏈利潤大部分集中在己內酰胺企業手中。
“錦綸行業發展到今天不容易,我們應該珍惜目前的狀況。”無錫長安高分子材料廠的章友華提議,要想促進錦綸業健康發展,必須從源頭抓起。
針對近期己內酰胺價格有所回調,廣東新會美達梁湛潮說:“從總體供需情況來看,未來己內酰胺價格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但短期的回調對整個錦綸行業是有益的。”
在采訪過程中,有企業代表說,己內酰胺價格如果還不能回歸理性,部分公司只能放棄聚合產業,轉向進口切片。然而進口切片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商務部于4月23日發布終裁公告,中國決定自2010年4月22日起對原產于美國、歐盟、俄羅斯和我國臺灣地區的進口錦綸6切片征收反傾銷稅。針對這個情況,該企業代表說:“那就直接進口錦綸纖維。”也許這位代表是在開玩笑,但如果目前這種狀況不能改變的話,誰也無法保證那種現象不會發生,到那時,中國的錦綸行業就更談不上占據世界第一的位置了。錦綸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需要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共同維護。
記者手記 反傾銷能否解決根本問題
隨著我國加入WTO、市場逐漸開放后,跨國公司對中國市場加大開發力度,國內外企業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國內產品市場價格降低,對產品質量和服務要求也提高,而國內企業生產技術落后、規模較小、生存壓力增大。為了保護國內產業的發展,我國對該類產品征收反傾銷稅以保護該行業,但同時也提高了下游企業的原材料成本,并影響到下游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在實施反傾銷措施的同時,我們不妨想想下游企業為什么不優先選擇國內產品而要進口國外產品呢?以己內酰胺為例,錦綸切片企業大量進口國外己內酰胺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國產己內酰胺無法滿足錦綸高速紡的要求。根本原因是國內產品科研開發與技術創新不足。因此,解決該問題的關鍵X應該是給予企業相應的激勵機制,鼓勵引進技術的吸收和自主創新,這樣才能真正具備與跨國大公司抗衡的能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