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木屐=現代高跟鞋?
近日,記者在南京水西門附近發現了一條看起來非常不起眼的小巷,據當地居民介紹,這條小巷名叫木屐巷,顧名思義,它就是過去以制售木屐為主的一條街巷,木屐巷東與倉巷相連,西接莫愁路,長約百余米,兩邊多是老平房,其中木屐巷10號曾是“湖北會館”。
木屐是有齒的“履”相當于現代“高跟鞋”
說到木屐巷就不能不說木屐。現在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木屐,它是古人穿的一種木底鞋。古人稱鞋為“履”,“屐”是一種有齒之“履”,其構造通常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底板,這就是“屐”的基礎,通常以木料為之,作鞋底形,上鉆有小孔數個,以穿繩系;二是繩帶,被稱之為“系”;三是屐齒,被安裝在底板下,前后各一,呈直豎狀,有扁平、四方及圓柱體等多種,高度在6-8厘米之間,前后高低大致相等。清宮題材影視劇中皇后、“格格”及宮女們,穿的多是類似木屐的鞋子,只不過材質不同而已。木屐以質地密致堅韌者為佳,常見的有桑木制成的“桑屐”,還有以沙棠木制成的“棠木屐”。在《紅樓夢》第十回中,寶玉說過“我這一套是全的,一雙棠木屐,才穿了來,脫在廊檐下了”的話,可見他也是穿木屐的。
古代木屐
古代沒有柏油和水泥路面,即使是南京這樣的六朝都城,只有主要街道才有石板和石塊鋪成“馬路”,而其他地方都是泥路土道,遇雨一片泥濘,而木屐由于底部是木板,加之裝上雙齒膠靴的古代,木屐就成了老百姓對付雨雪天泥濘的理想選擇。{page_break}
古代木屐
那么,木屐是什么時候、由什么人發明的呢?據南朝宋代劉敬叔《異苑》記載:公元前600多年,晉文公被其父驅逐出宮流亡期間,忠臣介子推曾割下自己腿肉供晉文公充饑。后晉文公在秦穆公重兵護持下回到晉國登上王位,在封賞隨他奔波流離的侍臣時,卻將介子推遺忘了,等他想起時介子推早已帶著母親隱匿山中。晉文公親帶人馬前往求訪,不料介子推避而不見,晉文公令人放火燒山,本想逼他出來,不料介子推和老母親緊抱著一棵柳樹被燒死。文公見狀悲痛不已,揮淚砍下尚未燒盡的樹木,令人制成木屐穿在腳下。每當憶及介子推割肱之功,便撫屐哀嗟:“悲乎,足下!”后人將同輩敬稱為“足下”,即起源于此。
木屐巷雖沒有輝煌的歷史和著名的人物,但在說到老南京地名時,紗帽巷、盔頭巷、棉鞋營、木屐巷等。還有以“五行”來“排行”的,如“金粟庵、木屐巷、水佐崗、火瓦巷、土城頭”。不僅如此,木屐還造就了南京另一個詩情畫意的地名,那就是琵琶巷。
琵琶巷與古老的烏衣巷相近,舊時琵琶巷路中間有一水溝,上覆青石板,石板的石質有松有密,且厚薄不一。雨天時行人穿著木屐踏走其上,叮咚作響,如奏琵琶,于是有了琵琶巷這樣具有浪漫色彩的美稱。
南京人夏天穿的趿板是木屐“變”的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塑料涼鞋和塑料拖鞋沒有流行之前,不少南京人夏天都穿木趿板,趿板就是沒有“齒”的木屐,它用原木制作,充作鞋底的木板經加工打磨使之光滑,然后是用帆布帶或皮帶釘上作為“鞋面”,穿起來非常方便。當時有一種專門加工木制品的“車木”作坊,冬天生產木嗡和陀螺,到熱天就大量加工木趿板。
由于當時穿趿板的人非常多,到了夜晚,街巷到處都有木趿板拖在石板或卵石鋪的路面上清脆的“喀噠”聲,如今已成為“絕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