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無縫服裝》聯盟標準在義烏完成審定
“無縫內衣,明天則可以做運動,而傳統紡織企業是做不到的。”
義烏市無縫織造行業協會秘書長許寧表示,聯盟標準出臺后,當實施到一定程度時,很有可能上升為國家標準,“我們也在跟中國針織工業協會以及中國服裝協會積極接觸。”
“標準出臺的意義很大,讓大家都朝著環保的路徑上走。原來行業沒有這個標準,沒有參照,現在有了,可以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許寧說。
近日,《生態無縫服裝》聯盟標準在義烏完成審定,這個主要適用于內衣業的非強制標準將通過擴展,推動整個無縫服裝的生態建設進程,影響行業發展。
發展路徑直指“生態環保”
“生態環保是無縫針織行業的發展趨勢,也是今后要走的主要方向,現在消費者對健康要求越來越高,這里面將會牽涉到很多有關環保的細節。”許寧說,在此之前,行業參照的參照都是傳統行業的標準,前段時間義烏起草了一個壓力標準。現在在逐步完善,因為無縫織造是一個新興的行業,有很多還在健全當中。
義烏的無縫織造企業規模龐大,數量眾多。2006年,被中國紡織服裝發展戰略委員會和中國針織行業協會授予“中國無縫服裝名城”的稱號。“150多家企業,60多億的產值,拿下了義烏工業總產值的一成。”許寧驕傲的表示,烏市無縫服裝的產業規模占到了全國的80%,世界的20%,已經建立起了集群優勢和規模優勢。“義烏無縫織造行業協會是全國第一個無縫針織行業協會,我估計全球也只有這里才有這樣的協會。”
許寧特別告訴記者,現在行業已經盡量不叫無縫內衣了,因為行業產品已超越了內衣的范疇,“包括內衣、外衣、運動、泳裝、醫療等一系列的產品,我們倡導的是無縫服裝。”在義烏150多家無縫服裝企業當中,無縫針織機擁有量在30臺以下的小廠占60%,30臺以上、50臺以下的中等廠占30%,50臺以上的大廠占10%。
然而,規模和影響力雖大,但義烏無縫服裝仍面臨不少的發展瓶頸。在這當中,首要的就是無標準的規范,國家尚未制定無縫行業的國家標準,導致標準混亂。特別是綠色環保和生態已經成為世界潮流和產品重要“概念”,而無縫仍沒有對鄰苯二甲酸酯、有機錫化合物、鄰苯基苯酚、農藥殘留等關乎定位“生態紡織品”的指標,在全球綠色壁壘森嚴的情況下,無疑已經影響了義烏以及全國無縫服裝的發展。
質量技術專業人士認為,此次《生態無縫服裝》聯盟標準的制定和推廣實施,將有利于義烏市無縫織造業質量的整體提升,同時也可以延伸到其他相關行業,意義重大。“聯盟標準的出臺將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產品質量,期待在聯盟標準的基礎上上升為國家標準,來共同規范行業市場。”浙江萬羽針織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義烏市無縫織造行業協會副會長駱興豪也表示。
有共鳴 企業認同支持
與其他服裝相比,無縫服裝抗擊金融危機的能力明顯較強。義烏市無縫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浙江棒杰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陶建偉表示,去年生產銷售明顯好于2008年,其中下半年尤其明顯。很多企業的生產都排到了2010年,棒杰就排到了2010年5月。“金融危機沖擊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以色列等國無縫針織企業紛紛破產。”他分析認為,這導致國際和國內采購商紛紛奔義烏而來。
然而,色牢度不穩、企業檢測設備不足、環保指標不健全等導致的產品質量問題也是義烏乃至全國無縫服裝行業的“硬傷”。
現在義烏很多無縫服裝企業自身檢測能力不足,主要原因在于檢測纖維含量、禁用芳香胺染料等指標的設備投資成本太高,另還需配備專業的檢驗人員,導致質量水準參差不齊。許寧表示,“為服務企業,協會將聯合義烏市質監局以及國家日用小商品監督檢驗中心一起來規范。另外,國外的一些專業檢測機構也會參與進來,他們的標準是很清楚的。很多企業自己也在采購一些檢測設備,在朝這個方向在努力。”
義烏乃至全國無縫服裝業在近十年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打“設備牌”、“概念牌”、“明星牌”、“價格牌”等各個階段,“99%的企業都是給國內知名企業做貼牌加工,這導致同行之間互相壓價,‘殺敵三千,自損八百’。出口無縫服裝也是以中低檔為主。”陶建偉表示。進化至今,“創新能力”已成為企業制勝于市場的關鍵。為此,義烏市籌組了無縫服裝科技研究中心,開展新產品研發、新技術推廣等工作。該中心已被浙江省科學技術廳列入創建浙江省級區域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成為浙江省15個創建省級區域科技創新服務中心之一。在浙江理工大學、上海東華大學等支持下,無縫服裝科技研究中心將把握國際無縫服裝行業潮流趨勢,增強時尚設計的技術力量,著力新產品、新工藝、新面料等開發研究。此外,營銷能力建設也將是各企業今后的重中之重,需要研究消費者心理、流行趨勢,從而制定合理、高效的營銷策略。
在許寧看來,聯盟標準對行業首要的作用是規范和參照,將對引領無縫服裝的“生態發展”起到重大作用。根據義烏市無縫織造行業協會最新的一項摸底調查,企業普遍對“生態”、“環保”、“綠色”有同感,并認為這將是今后的重要趨勢。他說,“企業對標準是積極渴求,樂觀其成的。這是一個聯盟標準,我們聯合了很多企業一起來起草它,大的企業、龍頭企業一執行這個標準,其他中小型企業就會跟進。”因此,《生態無縫服裝》得到企業的廣泛關注和支持。
“目前國內尚無專門針對無縫服裝生態安全要求的標準,也沒有類似標準的制訂工作,《生態無縫服裝》的制定,不僅是應對國外越來越多技術壁壘的需要,而且能夠為提高生產企業的安全質量控制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為加強義烏市無縫服裝名牌戰略的實施提供技術支撐。”標準主要起草人、國家日用小商品監督檢驗中心主任陳艷萍則指出。
縣級市掀起的生態浪潮
“聯盟標準目前只是義烏地區的一個地方標準,我們還在實踐當中,看看有無其他方面的修正。這也是一個試驗,如果在這里實施的比較好了,我們再朝上升為國家標準努力。”許寧說,現在全國的無縫服裝行業需要這個標準。“雖然標準還談不上強制性,但是我們會和義烏市質監局聯合起來,一起把聯盟標準實施好。義烏的無縫織造在全國占據主要地位,不僅在國內的影響力,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很大。我們義烏在實施這個標準的時候,那其他地方肯定會跟著走了。”
記者觀察到,作為全球主要的無縫服裝生產加工基地,義烏挑起了無縫服裝這一新興行業在國內規范、健康發展發展的重任。
無縫服裝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一個紡織業分支,簡單來說,就是指“頸、腰、臀等部位無需接縫的服裝”。它立體成型,舒適、時尚、體貼,令人愛不釋手。它有很多有點,最大的是服裝根據人體結構和運動機理設計,穿著的人體態優美、伸展舒適,而且全身渾然一體,不會像其他服裝一樣由于多次的裁、縫形成對身體的擠壓。從2001年第一胎無縫針織機引進至今,義烏無縫織造已經歷了9年的風風雨雨,這一年也是“全國無縫服裝業之始”。最初,義烏無縫服裝僅僅局限于無縫內衣的織造,現如今已發展到涵蓋塑身衣、家居服、運動服、泳衣、內衣等眾多服裝領域。隨著優勢的不斷積累,許多原來在以色列和土耳其采購的客戶紛紛將訂單轉向義烏。
記者了解到,無縫服裝行業進入門檻相對較高,投資通常將近千萬(10臺無縫針織機的投資就在140萬美元以上)。除此之外,工廠通常還需配備縫紉機和熨衣機。無縫針織機是無縫服裝行業的技術關鍵,義烏廠商所使用的無縫針織機大多從意大利進口,全世界領先的無縫針織機制造商就是意大利的Santoni公司和Sangiacomo公司。然而,盡管如此,近年來同質化競爭也越來越大,許多原本專注襪業的企業也紛紛轉向無縫服裝,行業的規范和整體提升急需加強。
“我對無縫服裝的往后發展很有信心,它在中國的成長史只有10年左右,還很年輕,還有很多的領域沒有涉及到,所以我覺得以后的空間還很大。”許寧樂觀的表示,無縫服裝是一個新的行業,它有很多新的領域可以去開發。比如最近這兩年運動服發展很快,前幾年就是內衣,再跟著下去可能就是時裝,傳統的工廠很難去適應這樣劇烈的變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