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服裝廠生產假韓國“小熊”童裝 僅賣正價10%
海陽警方經過3個多月深入調查,摸清假冒童裝銷售渠道。2013年12月20日,公安部經偵局向涉案的江蘇、廣東等5省市發起收網指令,將制假售假的犯罪嫌疑人一網打盡,當場收繳假冒韓國“小熊”童裝2000多件,同時查處涉案價值5萬元以上的一批售假下線。
2013年7月31日,海陽市公安局接到韓國“小熊”童裝代理商上海某公司舉報,稱其發現海陽一家服裝企業非法制造高檔韓國名牌童裝。這個中文品牌名為”小熊“的童裝,注冊名稱是”PAW IN PAW“,屬于韓國衣戀(ELAND)集團旗下童裝品牌,在國際市場及我國都有較高知名度。
海陽警方經前期偵查發現,被舉報的公司是一家老牌服裝廠,成立于上世紀90年代初。對外主營業務是成品服裝和羊毛衫加工。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年逾六十,是當地有名的女強人。
成衣加工曾是海陽的支柱產業。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這里涌現出一大批服裝、羊毛衫加工企業,各種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一定份額,并且走出國門銷往歐洲部分國家。隨著時代發展,這種勞動密集型企業逐漸失去市場競爭力,因此大批廠家近幾年開始尋求轉型,謀取新出路。
2011年初夏,一位客商拿著韓國“小熊”童裝的樣品找到王某,要求按這個款式批量生產童裝。這個訂單是她第一次制造假冒“小熊”童裝。客商帶來的假冒吊牌上的價格讓王某非常震驚,她清楚地知道,仿冒品的成本只是吊牌價格的十分之一。于是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她的腦海中形成。
從此,王某開始走上一發而不可收拾的造假之路。她從南方購買了幾乎可以亂真的“小熊”品牌購物袋、吊牌,又從商場或通過互聯網代購部分正品,加工出與真品幾乎一樣的韓國“小熊”款式童裝。
不過,懂行的人還是可以看得出來,王某組織生產的假冒童裝只是款式好看,實際質量粗糙,根本不能與正品相提并論。
如期完成客戶的訂單后,王某沒有停手的打算。面對庫房里存放的大批假冒“小熊”童裝,她不敢大張旗鼓地宣傳,只能在周邊地區廉價賣給那些不識貨的城鄉居民,銷量一直沒有大的起色。
后來,王某的兒子劉某借著韓國“小熊”童裝品牌的名氣,以假貨低廉的價格在網上開起批發店鋪,很快打開市場。
經查,劉某的下線主要是的近80家網店,其中銷售額5萬元以上的有15家。在短短一年多時間里,銷售收入超過200萬元。
根據韓國“小熊”童裝上海某代理公司提供的資料顯示,“小熊”童裝正品售價為698元至798元一件,而海陽這家制衣公司在網上的售價僅40元至60元一件。辦案民警按這個比率計算,他們過去一年制售假冒商品的涉案價值超過3000萬元。
據介紹,煙臺警方分成5個偵查小組,根據已經掌控的銷售流向,在涉案的江蘇、河北、安徽、廣東等多個省份展開調查。2013年11月25日,在公安部經偵局協調指揮下,各地警方同時行動,抓獲全部涉案人員。
在這家服裝廠的生產車間,民警查扣假冒韓國“小熊”童裝2646件,基本都是秋冬童裝,價值200多萬元。此外,民警還從廠內搜出其他假冒品牌服裝669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