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計劃部署聚酰亞胺薄膜和纖維材料結構研究
973計劃日前啟動了聚酰亞胺薄膜和纖維材料結構研究,將PI薄膜的低熱膨脹化、無色透明化和高耐熱化以及PI纖維材料的高模量化與缺陷控制等作為研究重點,以期為柔性顯示和柔性太陽能電池基板、航天航空輕質結構復合材料的應用奠定扎實的基礎。
要實現PI薄膜和纖維材料高性能化和低成本化制備,亟待解決復雜外場作用下材料成型過程中樹脂一級主鏈結構和二級凝聚態的形成與演變、聚酰亞胺材料的結構調控及高效制備、材料的異質界面匹配性及典型使役環境適應性等3個重要科學問題。
聚酰亞胺不但具有耐高/低溫、高電絕緣、低介電常數和損耗、高強高韌、耐輻照和耐腐蝕等優異的性能,而且可加工成薄膜、纖維、復合材料、工程塑料、泡沫等多種形式的材料。
高性能PI薄膜是微電子封裝與制造、電氣絕緣等領域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高性能PI纖維因具有芳綸無法比擬的耐紫外性和耐輻照性,被認為是空間與核能等特殊環境中應用的最有發展前途的新一代有機纖維。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旨在解決國家戰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學問題。
相關鏈接:
3月17日,新疆阿克蘇巨鷹棉業有限責任公司中高檔出口服裝紡織面料服飾生產基地、阿克蘇襪業紡織工業園項目,在阿克蘇紡織工業城同時舉行開工儀式。
據了解,項目投資3億元,擬建年產12000噸和年產1500萬件套中高檔出口服裝紡織面料服飾生產基地。此項目上馬后,該公司將成為阿克蘇地區最大的紡織服裝企業。
據悉,項目建設分兩期進行:一期工程投資2000萬元,引進國內外先進的縫制設備300臺,建設生產規模為年產100萬件的服裝服飾生產線,主要加工學校校服、醫院制服等產品。該項目今年3月已啟動,預計7月竣工投產。投產后預計實現銷售收入6500萬元,可實現600人就業。
二期工程投資2.8億元,年生產規模為1500萬件服飾和配套的面料、印染、坯布制造,產品主要銷往南亞及歐洲等市場。預計2015年建成,建設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6億元,創利稅5000萬元,可提供5000人就業崗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