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新疆纖檢人員駐庫公檢棉花
今年是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第一年,新疆成為全國唯一一個試點棉花目標價格試點的省區(qū)。改革試點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棉花加工企業(yè)要將加工好的成批皮棉按規(guī)定時間全部存入指定的棉花專業(yè)監(jiān)管倉庫,由新疆纖檢機構組織進行重量核查、在庫取樣和公證檢驗。國家和自治區(qū)將借助專業(yè)監(jiān)管倉庫和公證檢驗摸清新疆棉花實際產量,以此作為棉農申請補貼和發(fā)放補貼的依據。
2014年,新疆棉花成熟上市比往年推遲了半月左右,加之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在9月16日才公布,給棉花收購、加工、公檢、交易等都帶來了一系列挑戰(zhàn)。十一前后,棉花收購企業(yè)和棉農結束了觀望等待,新疆棉花迎來了新一年的收購、加工及銷售旺季。當前,疆內已有部分棉花收加企業(yè)完成了加工組批,阿克蘇、巴州、奎屯、石河子等多家兵地企業(yè)均提出已生產皮棉數萬噸,急需入庫檢驗進入市場銷售。
針對以上情況,新疆纖檢局與中國棉花交易市場進行分析會商,先后確定在巴楚、阿克蘇、庫爾勒、烏魯木齊、奎屯、石河子等上述問題較為突出的地區(qū)先行啟動預約入庫工作,首批臨時開設6個監(jiān)管倉庫。同時,自治區(qū)纖檢局組織動員各地纖檢機構工作人員進入監(jiān)管倉庫進行重量核查、取樣和公證檢驗。
10月3日,天山網記者來到位于烏魯木齊火車北站的新疆棉麻公司烏魯木齊棉麻站探訪。這個棉麻站是自治區(qū)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領導小組指定的專業(yè)監(jiān)管倉庫。記者在現場看到,陸續(xù)有來自瑪納斯、呼圖壁、昌吉等地棉花加工廠加工好的皮棉送到這里入庫接受監(jiān)管和公正檢驗。皮棉只有經過公正檢驗才能上市交易。
在這里,來自自治區(qū)纖檢局、昌吉回族自治州纖檢所、五家渠纖檢所的30名工作人員已經于9月30日來到這里蹲點。4日,還有阿勒泰地區(qū)纖檢所的10名工作人員將進駐這里,對入庫棉花進行重量核查、取樣。
據在此承擔檢測任務的昌吉州纖檢所綜合檢驗室主任王劍平介紹,他們在這里的工作就是負責監(jiān)督過磅、抽取樣品、雜質檢測和回潮檢測。從9月30日至今,他們都沒有休息,工作人員白天就在棉麻站工作,晚上住在棉麻站旁邊的小旅館里,吃飯就在附近小飯館包伙。
據自治區(qū)纖檢局局長李巖介紹,新疆從2005年以來全面推行棉花儀器化公正檢驗,促進了棉花檢驗體制改革。而這回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又為新疆棉花檢驗體制帶來了新一輪改革。以往棉花儀器化公檢是由企業(yè)在棉花加工成包時取下樣品,纖檢部門派車派人到企業(yè)取走棉樣拿回儀器化公檢實驗室檢驗后給企業(yè)提供檢測數據,這給不良企業(yè)作弊提供了機會。這回是“監(jiān)管棉公檢”,就是企業(yè)將棉花送入到監(jiān)管庫后由纖檢機構進行取樣,送公檢實驗室檢驗,企業(yè)想作弊也沒機會,這樣就保證了樣品的真實性;二是原來的儀器化公證檢驗纖檢機構只做棉花的品質檢驗,重量是由企業(yè)自檢。這次,纖檢機構還承擔了監(jiān)管棉公定重量核定任務,這一數據將作為棉農申請產量補貼和發(fā)放補貼的依據。
檢驗方式的改變和任務的增加,自然也增加了纖檢機構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光核定棉花重量,可不是讓棉花包過磅那樣簡單,除了過磅,還要檢測棉花回潮率(即水分)和雜質率,只有把雜質和水分扣除之后才是皮棉的真實重量。每批棉花要選取十分之一的棉包做檢驗。檢測棉花水分是要把兩個類似錐子的儀器插入到捆綁得嚴嚴實實的皮棉包里,由于棉花庫是一級防火單位,嚴禁煙火和電器,水分檢測儀的兩個探測儀插入棉花包全部靠人力完成,工作人員干上一天都累得夠嗆。
據自治區(qū)纖檢局人士介紹,為了保障做好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新疆纖檢機構1000余名工作人員都在十一期間做好各項工作準備,隨時滿足棉花企業(yè)需要,做到棉花隨時入庫隨時進行公檢。此外,十一長假后,經中國纖維檢驗局統一調配,內地多個省市的纖檢機構將組織上千名纖檢人員來疆支援棉花公正檢驗,以滿足棉花公檢需要,幫助企業(yè)順利實現銷售。
據統計,從9月30日新疆纖檢機構開展監(jiān)管棉公正檢驗以來,截至10月2日,新疆纖檢機構已經公檢棉花144批、5200噸。
棉花儀器化公正檢驗改革以來,每個棉花包重量都在227公斤左右,比以往的80公斤重了許多,因此,搬運棉花已經全部采用機械。另外,為了防火,先前采用的鋼絲條全部被塑鋼條取代。
棉花過磅
據統計,從9月30日新疆纖檢機構開展監(jiān)管棉公正檢驗以來,截至10月2日,新疆纖檢機構已經公檢棉花144批、5200噸。
棉花過磅
據統計,從9月30日新疆纖檢機構開展監(jiān)管棉公正檢驗以來,截至10月2日,新疆纖檢機構已經公檢棉花144批、5200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