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開發“動力氈”作外套內墊能保暖及充電用
美國維克森林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個被稱為“動力氈”的熱電裝置,只需觸摸它即可將人體的熱量轉換成電流,讓手機電池很快又有足夠的電力接打下一個電話。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納米快報》期刊上。
該大學納米技術和分子材料中心的研究人員介紹說,這種裝置是將微小的碳納米管鎖定于柔性塑料光纖之中,感覺像是面料。
該技術利用的是溫度差異產生電力來充電,例如房間溫度與人體溫度的不同。
“動力氈”可置于汽車座椅上,以確保電池的電力需求;也可襯于絕緣管道或屋頂瓦片下收集熱量以降低煤氣費或電費;或者襯在服裝里作為微電子充電裝置;抑或包扎在靜脈受傷位置,以更好地滿足跟蹤病人的醫療需求。
研究員科休·伊特說,我們以熱的形式浪費了大量能源,但可以重新捕獲這些能源,例如“奪回”汽車浪費的能源來提高燃油里程,給收音機、空調或導航系統增加動力。一般來講,熱電是一個欠發達的捕獲能源技術,但仍有很多的發展空間。
中心主任戴維·卡羅爾說:“試想一下,‘動力氈’作為應急配套配件包纏在手電筒上,或給手機充電收聽天氣預報。這種裝置可用于應對停電或意外事故等緊急情況。”
研究人員說,熱電的成本使其無法更廣泛地應用于大眾消費產品。標準的熱電裝置使用更多的是一種被稱為碲化鉍的化合物,相關產品如移動冰箱和CPU散熱器高效地把熱能轉化成電能,但它每千克要花費1000美元。如果有一天將“動力氈”添加到手機蓋上,成本可能僅需1美元。
目前,該織物堆積的72個管層可產生約140納瓦功率。該小組正在評估幾種更多添加碳納米管層的方法,使其甚至在更薄的狀況下提高輸出功率。
休伊特說:“雖然在‘動力氈’準備投入市場之前還有更多工作要做,已經想象到它可以作為溫暖外套的熱電內襯墊,當外界很冷時它可為人們驅寒保暖。
如果‘動力氈’效率足夠高的話,還可為iPod提供電力,它的持久力絕不會令人失望。這絕對是指日可待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