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棉紡“高征低扣”得到解決
隨著陜西省國稅局、省財政廳《關于棉紡織行業試行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辦法的公告》發布,我省棉紡織行業長期存在的“高征低扣”問題得到了解決。
所謂高征低扣,是指棉紡企業(一般納稅人)在棉花采購時執行的進項稅率為13%,紗線產品銷項稅率為17%,這意味著棉紡企業即使沒有實現增值,將購進的棉花按原價賣出,同樣要負擔稅收,繳納的增值稅就產生“高征低扣”的情況。
省國稅局、省財政廳《公告》指出,納稅人以皮棉生產銷售普梳純棉紗和精梳純棉紗實行全省統一的扣除標準:精梳純棉紗(每噸)按1.4724噸皮棉單耗數量計算;普梳純棉紗(每噸)按1.1825噸皮棉單耗數量計算。以籽棉生產銷售普梳純棉紗和精梳純棉紗,由納稅人自行申請扣除標準,并經稅務機關審定后執行。
納稅人以棉花為原料生產織造物,應準確核算當月銷售最終產品(織造物)所耗用的自產中間產品(普梳純棉紗、精梳混紡紗、普梳混紡紗、精梳純棉紗)數量,并依據耗用的自產中間產品數量,計算當期允許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相關鏈接:
海關總署12月8日公布1~11月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3.95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2.2%。其中,出口13萬億元,增長4.4%;進口10.95萬億元,下降0.4%;貿易順差2.05萬億元,擴大40.4%。
在出口商品中,服裝出口1.05萬億元,增長4.9%;紡織品6289億元,增長4.1%;鞋類3140億元,增長11.3%;箱包1510億元,下降2.9%;玩具803.6億元,增長12.7%;服裝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2.71萬億元,增長4.4%,占出口總值的20.9%。
海關統計顯示,1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27萬億元,下降0.3%。其中,出口1.3萬億元,增長4.9%;進口0.97萬億元,下降6.5%;貿易順差3348億元,擴大60.5%
按美元計價,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9萬億美元,增長3.4%。其中,出口2.12萬億美元,增長5.7%;進口1.78萬億美元,增長0.8%;貿易順差3325億美元,擴大42.2%。
1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688.5億美元,下降0.5%。其中,出口2116.6億美元,增長4.7%;進口1571.9億美元,下降6.7%;貿易順差544.7億美元,擴大61.4%。
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高于其他類型企業。前11個月,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1.03萬億元,增長2%,占我國外貿總值的46%。其中,出口5.97萬億元,增長1.3%,占出口總值的45.9%;進口5.06萬億元,增長2.7%,占進口總值的46.2%。
同期,民營企業進出口8.27萬億元,增長6.2%,增速高于其他類型企業,占我國外貿總值的34.5%。其中,出口5.59萬億元,增長8.9%,占出口總值的43%;進口2.68萬億元,增長1.1%,占進口總值的24.5%。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