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給服裝業帶來的大變革 3D試衣你知道嗎
這款軟件還能用大數據進行消費喜好挖掘,并集成財務、交易、生產管控、庫存管理等系統。新技術給服裝業帶來的變化何止3D試衣,在剛剛閉幕的中國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上,不少企業更展示了智能O2O定制系統,只需在手機上下單,足不出戶就可享受獨一無二的服裝定制。
今年,服裝業大步試水互聯網,將服裝制作和實際理念與新技術結合,更好地挖掘市場需求,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
不僅技術,新的商業模式和產業方向也讓服裝業變得“潮”起來。
一些服裝企業為新產品開啟了眾籌模式,不僅提前籌到研發資金,還使產品更貼近消費者。比如,戶外服裝品牌探路者最近就在京東眾籌平臺上開啟了對皮膚衣的眾籌,消費者可憑借眾籌以低價購買產品,或得到產品出售后一定比例的回報,上線1天時間即籌款逾30萬元,兼具防曬、透氣、時尚的皮膚衣系列也受到市場歡迎。
還有一些服裝品牌啟用店鋪合伙人制度,極大調動門店經營者積極性,通過提升服務等,增加品牌附加值。
“互聯網加速推動服裝業進入大眾化、快速變化的消費時代。時尚性、功能性等個性化的需求正成為新的消費特征,這些都是服裝業淘金藍海。”孫瑞哲說。
此外,互聯網也拉近產業與消費者的距離,讓產品迅速得到市場反饋,讓服裝企業能夠更好借助網絡服務消費者,制作精良產品。
“比如說眾籌,就讓服裝企業在短時間內籌集資金進行研發,同時把自己的新產品在網上曬一曬,看看市場是否‘買賬’。”中國服裝協會秘書長楊金純認為,得益于新模式和新技術,服裝企業可以更好做到以用戶為中心,滿足甚至引導每個人的需求。
“通過人體數據庫,我們設計出更貼合東方女性身材的服裝,也能更好把握當季甚至下一季流行顏色和款式等。”內衣品牌愛慕集團董事長張榮明說,愛慕早已利用大數據分析進行設計研發,事實證明,這些產品更受消費者歡迎。
“或許這些探索和變化對整個行業還未形成主流影響,但產業的希望恰恰源自于這些創新和嘗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說,抓住新生業態,將會為服裝業發展帶來新的春天。
轉變新思路,適應新變化是服裝業短期內突圍發展的路徑。但歸根結底,產業要走下去,還要解決長期制約發展的核心問題。對服裝業而言,就是提升產品價值和質量,用專業態度做產品,有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
“新常態下,服裝業值得堅守,更需要堅守。”剛剛在A股上市的中國女裝品牌歌力思(603808)董事長夏國新感慨道。
許多創業超過20年的服裝企業家認為,互聯網帶給產業很多新的機遇,但服裝企業不能因此變成互聯網企業,服裝企業的核心是堅持做好的產品,從面料的選擇、設計的攻堅、質量的把關等多方面完善每一件衣服。把最基礎的工作做到最精,才會賦予產品長久的生命力。
互聯網時代,服裝業更需要接受行業壓力短期不會改變的事實,堅持做產品本身,堅持對技術和質量的完美追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