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口岸有效應對震后重新開放
“4·25”地震中吉隆口岸受損嚴重,目前日喀則海關下屬吉隆海關各項恢復重建工作正有序展開,進一步帶動邊民依靠邊貿增收致富,助力我區外貿大通道發展。
日喀則海關副關長普布頓珠表示,雖然同屬“4·25”地震重災區,但較樟木口岸而言,吉隆口岸受災相對較輕,由于地震造成樟木口岸對外貿易功能暫時喪失,未來1至2年間,吉隆口岸貿易量有望大幅增長,這給吉隆口岸帶來了新機遇。在口岸正式重新開放前,向邊民宣傳政策、加強自身業務建設以及優化業務流程等是吉隆海關目前的主要工作。
普布頓珠介紹,由于吉隆雙邊性口岸去年12月才啟動運行,當地邊民從事邊貿的時間較短,對各項貿易優惠政策仍不夠了解,目前海關正加大宣傳力度,引導更多邊民掌握政策,為下一步投身邊貿做好準備。同時,為應對口岸重新開放,吉隆海關還將提高自身業務建設,學習合理科學的業務流程,建立具有吉隆特色的監管模式。
據了解,目前,吉隆口岸主要出口商品為服裝、日用品、活羊等;進口商品包括大米、面粉、銅制品等。2014年,監管邊民互市貿易進出口貨運值達3006.49萬元,同比增長3.46倍,其中進口貨物1366.05萬元、出口1640.44萬元,分別增長1.52倍和11.37倍。
“吉隆口岸有著天然的優勢,我方貨物從這兒運出后,可分兩路,分別運輸到加德滿都與博卡拉,其后從博卡拉運輸到印度也極為方便,我相信吉隆口岸是西藏未來最具潛力的口岸之一。”普布頓珠說。
相關鏈接:
昨天上午,市長裴金佳調研我市進出口企業,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和進出口運行情況,以及企業生產經營方面存在的困難問題,現場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
“企業如何塑造品牌?如何進行供應鏈運營管理?”“企業還有什么問題需要解決?政府還能在哪些方面提供服務?”裴金佳先后前往斯巴特進出口有限公司、嘉晟對外貿易有限公司、建發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聽取企業負責人匯報企業的生產經營、出口、訂單等情況,實地考察企業的生產現場。隨后邀請我市11家外貿企業代表進行座談,詳細了解當前經濟形勢對外貿進出口的影響,以及人民幣匯率波動、企業融資門檻提高等給企業帶來的壓力,現場協調解決企業外貿發展遇到的問題。
裴金佳指出,外貿是拉動我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總體上是健康的,去年我市完成出口531億美元,占全省出口額的半壁江山。我市進出口企業要把創新放在重要位置,進一步苦練內功,注重塑造品牌,加大力度發展電子商務,完善供應鏈的平臺建設,優化出口產品結構。要結合生產性服務,與生產基地進行有效對接和互動。他說,未來廈門將開通到歐洲的鐵路,同時加大力度開通海上航線,他鼓勵進出口企業抓住“一帶一路”和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機遇,不僅自身主動走出去,而且還要引導支持其他制造業企業走出去。要加強腹地建設,不斷開辟新的市場,用好電子商務跨境平臺,大力發展大宗商品交易。
裴金佳表示,政府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改善服務,提高效率,積極向上爭取政策,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要將企業的建議和意見梳理后,盡快研究出臺相關政策,在金融、退稅、出口信用保險等方面對企業給予扶持。口岸部門要繼續改革創新,提高通關效率,降低通關成本,努力幫助企業改善通關環境,讓進出口企業感受到更加便利,推動我市對外貿易不斷發展。
副市長倪超參加調研。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