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棉花拋儲對進口紗未造成巨大影響
針對中國政府正式宣布7月份輪出100萬噸國儲棉,印巴、越南等東南亞紗和國內棉紗貿易商表現的比較平靜,認為對進口紗市場在數量、價格上的沖擊并不會有多大甚至可以忽略。
印度某大型棉紗出口公司認為,中國按當前的市價拋儲不會對市場產生影響,但如果價格大幅低于當前市價、而且不根據儲備棉實際年限和質量來決定,將會給棉花價格帶來下跌壓力。由于中國儲備棉整體質量偏低,拋出的棉花大多不適合紡針織紗或者高質量梭織紗,因此不會影響到高質量紗線的價格,但低等級紗線價格可能面臨壓力。總體來看,棉紗價格將保持基本穩定。
其一、目前港口已清關2014/15年度已清關印度棉S-6的成交價僅13400-13600元/噸,拋儲價明顯高于現貨,對印度棉、西非棉、巴基斯坦棉等是利好;其二、中國紡企關注和競拍的重點將是2012年度國儲外棉(有傳言100%美棉)和少量2011年度國儲棉,前者品級、品質比較好,相對于目前市場可供的貨源而言有“一致性高,纖維長度長和強力較好”等賣點;后者拋儲價格低,適合紡C32S及以下支數棉紗,而印度棉S-6等級、品質則與2011年國儲棉、2012年度國儲美棉“錯位”,紡紗品質介入“中等偏上”,在這一領域中國市場印巴、越南棉紗仍具較強競爭力;其三、由于印度棉紗供貨訂單大多提前30-45天簽訂,合同價格、數量以及抵港交貨時間早已確定;從鄭期近月合約以及外棉現貨的表現來看,對于即將到來的100萬噸拋儲大多“橫盤”冷對,紗線合同調整的可能性不大。
印度、巴基斯坦、印尼等國家的紗廠、出口商分析,中國政府制定高于現貨市場500元/噸以上的價格拋儲,很可能引發國內新疆棉、地產棉和港口已清關外棉報價的整體上漲,一方面導致棉紗成本上漲,企業利潤繼續下滑、開機率下降,印巴等進口紗搶占中國市場的機會增大;另一方面,印度CCI仍有庫存110多萬噸,但留下來的拋儲時間不足3個月,平均每個月成交30多萬噸才能新棉上市前“一身輕”,因此時間越向后推,CCI拋儲的壓力越大,7-10月份大幅下調拋儲競拍底價或不可避免,屆時印巴紗出口競爭力不斷增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