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狐、貉繁育利用規范》將促進毛皮行業的發展
2013年海關總署的1號案件毛皮“1301”走私案件涉及面廣、涉案企業眾多,該案妥善解決與否關系行業安全和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大事。會上,中國皮革協會毛皮專業委員會主任黃彥杰通報了該案最新進展情況,并特別列舉了4宗有罪判決的案例。根據政府自首從寬政策,“以涉稅金額分檔,以認罪態度區分,區別對待”的原則和“促投案、追損失、給出路”的處理思路對涉案貨主予以相對較輕的處理,對主動投案自首的可采取非羈押強制措施。協會再次呼吁未到案主主動投案,爭取寬大處理。
國家林業局保護司王維勝副司長以“大力推進毛皮動物繁育利用的規范管理”為題,對《貂、狐、貉繁育利用規范》進行了解讀。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正案規定了三大原則:保護優先、規范利用、嚴格監管。以此為指導,2016年7月27日國家林業局發布的《貂、狐、貉繁育利用規范》從場所、人員、基地、飼養、衛生防疫、排放、取皮加工、運輸等幾大方面提出要求,為養殖行業提供了科學化、規范化、國際化發展的參照。標準的出臺意義重大,更重要的在于推廣與實施。王維勝副司長會上向中國皮革協會毛皮經濟動物養殖委員會的會長、副會長贈發標準,并委托他們向廣大養殖廠戶分發并組織宣貫學習。
以《關于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若干意見》為藍本,工信部消費品司邢濤處長闡述了他對加快皮革工業轉型升級的思考,希望業界以《中國制造2025》為行動綱領,深入實施“三品”戰略:以“增品種”滿足多樣化消費新需求,以“提品質”促進有效供給能力提升,以“創品牌”樹立中國制造良好形象。同時,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推動智能發展,著力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行綠色制造,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綠色、高品質、時尚化、個性化、服務化方向發展,從而加快皮革行業轉型升級。
為監督企業環保,提高企業和行業環保水平,提升行業環保形象,中國皮革協會開展了制革及毛皮加工企業環保核查工作,根據自愿申請原則,滿足條件的硝染企業接受環保自律行動專家小組的現場核查,并針對甲醛、偶氮染料、六價鉻和五氯苯酚等主要指標進行檢測。目前已經有9家毛皮企業通過環保核查,進入中國皮革協會的“紅名單”并在環保部等部委備案。中國皮革協會正在努力爭取把環保核查納入國際“可追溯”體系,從而推動我國毛皮企業與國際品牌商互信合作。
在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推動產業升級發展方面,中國皮革協會做出了不懈努力,已有3077人次取得了不同等級的職業資格證書,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教育培訓部副主任孟琪對此給予充分肯定。協會多措并舉,提升了從業人員素質和技能水平,為企業轉型升級、提高勞動效率,提高產品質量,開發新產品,開拓市場提供了有效人力資源支持。根據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修訂,毛皮行業當前已有毛皮及毛皮制品加工工,為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皮革毛皮服裝設計師的加入業已提上日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