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皮代替物研發有突破 有望打破國外壟斷
目前,由于PGA及其共聚物纖維制品主要由國外幾家公司壟斷,價格昂貴,且無法滿足國內市場的實際需求,因此本課題的開展將填補國際領域真皮替代物經編支撐網用纖維和制品的全流程國產化,對促進中國生物醫療材料產業和醫療事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海西分院9日在福建晉江宣布,由該院與浙江大學、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等企業院校共同承擔的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項目——“具有原位組織誘導及修復再生功能的聚乙交酯及其共聚物纖維網復合真皮替代物的研發”啟動,有望打破國際對人造皮膚生產技術的壟斷,大幅降低國內PGA及其共聚物纖維和相關制品的生產成本。
據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海西分院副院長王佳佳介紹,項目由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韓春茂教授研發團隊和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黃慶教授研發團隊牽頭承擔,項目實施周期四年半。該項目在浙江杭州舉行了開題會,會議對所有參與這個項目的科研單位進行了具體分工。
其中,“海西院”在項目中主要負責項目PGA及其共聚物經編支撐網的結構設計、編織工藝開發、評價及醫用紡織新材料產業化示范線建設。該項目的核心亮點在于擬整合天然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和聚乙交酯及其共聚物高分子纖維材料機械性能優的優勢,采用經編紡織技術與組織工程技術,有望制造出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機械強度均佳的真皮替代物,并通過適當的功能化修飾,實現真皮組織的快速誘導再生。
“比如燒傷,今后患者在植皮、創面恢復及后續治療費用等方面都會有好的體驗。”王佳佳說。該項目的示范線將設在福建晉江“三創園”海西院科研大樓內。項目研發團隊稱,未來項目研究成果還將延伸至各類植入人體的醫用可吸收器官修補材料,包括可吸收氙氣補片、肺補片、心臟補片、腦膜補片等醫用紡織品的研究和生產,符合晉江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為今后的發展探索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項目的實施將填補晉江醫用紡織材料領域的空白,為晉江紡織鞋服企業的轉型升級起到引領和促進作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