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行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即將發布
2017年新年伊始,環保部于1月17日在北京舉辦了《制革行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下文簡稱《技術規范》)開題報告會。受環保部委托,中國皮革協會作為《技術規范》的主編單位,在會上,中國皮革協會秘書長陳占光介紹了《技術規范》的編制情況。《技術規范》是落實排污許可制度的非常重要的操作指導性文件,其制訂必須要力求科學、合理。
那么,即將發布的《技術規范》主要內容涵蓋了哪些方面?具體工作時間進度是如何安排的?《技術規范》編制單位將會有哪些宣貫舉措?對制革企業理解把握好《技術規范》的要求有哪些好的指導建議?對制革行業未來的發展又將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為此,本刊記者特別采訪到了《技術規范》編制組負責人、中國皮革協會秘書長陳占光,請他就上述問題,為業內人士進行權威的解讀。
陳秘書長告訴記者,制定《制革行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是為了配合制革行業排污許可證的申請與核發,并為其提供制度依據,作為環保部落實排污許可制度的一項重點工作,環保部對其非常重視,由部領導直接統籌,水環境管理司、土壤環境管理司、大氣環境管理司等幾個部門全面參與。2016年下半年,由環保部牽頭,組建了以中國皮革協會為基礎,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和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地方環保主管部門及相關咨詢單位等共同參與的技術工作組,并開展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包括資料查閱、行業調研、確定技術路線與研究方法、擬定重點調研及試填區域等。
2016年12月22日,環保部召開《技術規范》編制研討會,明確了項目重點任務、難點及下一步實施計劃。2017年1月17日,環保部在北京組織召開了《技術規范》的開題報告會。當天,環保部水環境管理司、土壤環境管理司的領導和相關負責人,《技術規范》主編單位中國皮革協會的領導和相關負責人,參編單位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保部環境規劃院的負責人,以及來自中國輕工環保所、中國輕工業清潔生產中心、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河北辛集制革區管委會、山東德信皮業有限公司的專家,浙江省環保廳、環科院,嘉興市環保局的代表出席了此次會議。
在開題報告會上,環保部水環境管理司蔡治國處長在致辭中強調,《技術規范》的制訂是對《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的具體落實,已經被納入環保部2017年排污許可管理的重點項目,必將成為環保部實施環境管理的重要抓手。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李玉中在會上表示,中國皮革協會作為《技術規范》的主編單位,深感任務艱巨,但一定會聯合參編單位、專家、試點單位,嚴格按照環保部的指導和要求,按時保質地完成這個重要項目。陳占光秘書長重點就項目的背景、行業概況、技術規范制定的必要性、研究方法、組織形式、研究內容、工作計劃及進度安排等作了詳細的匯報。與會領導和專家一致認為,開題報告技術路線合理,內容全面,可以作為后續工作開展的依據,同時就《技術規范》的具體內容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為下一步《技術規范》的編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談及《技術規范》的整體工作進度,陳秘書長表示工作進度有嚴格的時間點,無論是對編制單位,還是其它參與的地方部門和專家,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按照環保部的要求,《技術規范》要在2017年4月份完成征求意見稿,在5月底形成發布稿,在6月底編制完成并發布,7月份開始推行核發工作;由環保部信息中心負責的“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申報系統”也要求在4月份建設完成,開展現場試填工作并根據試填情況進一步完善“申報系統”。
“《技術規范》必須遵循科學、合理的要求,其基本原則是‘不放松,不加嚴’,主要是為了確保在后期的實施過程中,既能讓企業符合環保要求,也不會大幅增加企業的成本負擔。” 環保部水環境管理司蔡治國處長《技術規范》開題報告會上一再強調。他還指出,《技術規范》可操作性一定要強,為了達到這一要求,開展有針對性的調研工作非常關鍵。2017年3月7日-10日,環保部水環境管理司組織中國皮革協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保部環境規劃院、環保部評估中心、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輕工業環境保護研究所相關人員形成調研組,赴浙江嘉興對桐鄉市、海寧市制革行業開展現場調研與技術座談。
浙江嘉興被選定為此次《技術規范》調研和試填報的重點區域之一,陳秘書長表示,主要原因是浙江省及嘉興地區的制革行業發展水平高,治污整治開展的時間早、力度大、成效好。尤其在嘉興,制革行業是當地的傳統特色優勢產業,涌現了一批優秀的制革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嘉興不斷探索、改進制革行業的工藝流程,促使制革行業提高了治污除污能力,關停淘汰一批低、小、散企業,使整個行業得到了提升。同時,該地區的排污許可證制度推進順利,所有制革企業均被納入了排污許可證制度的管理,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
另外,據本刊微信公眾號公開報道:“2015年,隸屬嘉興市的桐鄉又以新《環保法》施行為契機,建立健全排污許可制度,啟動了新一輪排污權有償使用和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將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項主要污染物全部納入排污權有償使用和排污許可證的管理范圍,明確將排污許可證制度作為污染源環境管理的一項基本制度。”的資料來看,嘉興被確定為制革行業排污許可證制度試點地區,確有其比較優勢。
當記者問及本次在嘉興調研過程中,企業對《技術規范》都有哪些建議或意見時,陳秘書長坦言,由于《技術規范》所涵蓋內容比較多,信息量比較大,企業還需要一個熟悉、理解和消化的過程。因此,目前企業意見還在征集過程中,將及時整理并反饋給編制單位。陳秘書長介紹,河北辛集作為《技術規范》的另一個調研和試填報區域,環保部計劃近期組織專家組赴河北辛集調研。
在談到《技術規范》都涵蓋了哪些主體內容時,陳秘書長表示,《技術規范》不僅僅只是有關制革行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的提綱性內容,還包括了同申請與核發相關的許可排放限值、可行技術、自行監測管理要求、臺賬記錄、合規判定方法及實際排放量核算方法等更具體細節的內容。他告訴記者,綜合來看,《技術規范》包含了以下七個方面的主體內容:一、適用范圍及排污單位基本情況;二、產排污節點對應排放口及許可排放限值;三、可行技術;四、自行監測管理要求;五、環境管理臺賬記錄與執行報告編制規范;六、合規判定方法;七、實際排放量核算方法。
隨后,陳秘書長對上述幾個方面內容的重點、要點做了詳略得當的介紹和說明。“適用范圍”明確了《技術規范》適用于指導制革行業排污單位填報《排污許可證申請表》及網上填報相關申請信息,同時適用于指導核發機關審核確定排污許可證許可要求。同時還明確了制革行業排污許可證發放范圍為所有制革企業。其中,含鞣制工序(包括復鞣工序)的制革企業于2017年實行排污許可證重點管理;其他制革企業于2020年前實行排污許可證簡化管理。
陳秘書長特別就各種類型的制革企業重點管理與簡化管理做了說明:“在這方面,遵循‘先主后次’的原則:含鞣制工序(包括復鞣工序)的制革企業于2017年實行排污許可證重點管理;從坯革開始加工的制革企業,于2020年按照此《技術規范》實施;毛皮加工企業,將單獨制定技術規范,于2020年實施。”
{page_break}另外,在 “適用范圍”中,還規定了排污許可管理的污染物范圍為:制革企業排放的水污染物、大氣污染物;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出臺后,制革行業排污許可證發放范圍從其規定。在企業進行申報排污許可證的初期,必須通過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申報系統填報排污單位基本情況。基本情況包括以下內容:排污單位基本信息,主要產品及產能,主要原輔材料,產排污節點、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設施,以及生產工藝流程圖和廠區總平面布置圖等。陳秘書長強調,本部分的要求不宜過于繁瑣,同時要與后續工作相銜接,避免重復填報。
在“許可排放限值”方面,包括污染物許可排放濃度和許可排放量,原則上按照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總量控制要求進行確定。其中,特別強調了“對于制革企業廢水的總鉻、氨氮及化學需氧量,需按照排放口確定許可排放濃度和許可排放量”。陳秘書長談到,核算企業許可排放量是《技術規范》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難點之一。企業水污染物最大許可排放量依據水污染物許可排放濃度限值、單位產品基準排水量和產品產能核定。該規范需要對不同工藝不同產品(如從生皮到成品革、從生皮到藍濕革、從藍濕革到成品革)的基準排水量的核算方法做更為細致的規定。他還強調說,基準排水量最終的核算標準值,在環保部“不加嚴,不放松”的總原則指導下,還需要根據每年的環保調研情況,制定一個更科學、合理的數值范圍。他還提醒廣大制革企業,此處的“產品產能”是指“法定的產能”,不是實際生產時的“產量”。
企業制定自行監測管理要求的目的是,證明排污許可證許可的產排污節點、排放口、污染治理設施及許可限值落實情況。制革企業在申請排污許可證時,應當按照本《技術規范》制定自行監測方案,并在排污許可證申請表中明確。需要強調的是,在自行監測方案中,應明確企業的基本情況、監測點位、監測指標、執行排放標準及其限值、監測頻次、監測方法和儀器、采樣方法、監測質量控制、監測點位示意圖、監測結果公開時限等具體要求。另外,企業可自行或委托第三方監測機構開展監測工作,并安排專人專職對監測數據進行記錄、整理、統計和分析,可采取在線自動監測、手工監測等方式。企業要對監測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與完整性負責。
在“環境管理臺賬記錄要求”中,特別強調了企業應該按照“規范、真實、全面、細致”的原則,依據本《技術規范》要求,在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申報系統進行填報。同時,還要求企業應建立環境管理臺賬制度,設置專職人員進行臺賬的記錄、整理、維護和管理,并對臺賬記錄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另外,為實現臺賬便于攜帶、作為許可證執行情況佐證并長時間儲存的目的,以及導出原始數據,加工分析、綜合判斷運行情況的功能,臺賬應當按照電子化儲存和紙質儲存兩種形式同步管理,并保存三年以上備查。在“執行報告編制規范”中,要求制革企業應至少上報一次許可證年度執行報告;每月或每季度向環保主管部門上報有許可排放量要求的污染物實際排放量。
合規判定是指通過對有效的自行監測數據、臺賬記錄、執行報告等檢查,判定實施排污許可管理的排污單位各項污染物是否達到許可限值的各項規定,主要包括許可排放濃度和許可排放量的合規判定。其中各項污染物許可排放量達標,是指制革企業全廠實際排放總量不超過相應的污染物的許可排放量。同時,還明確了各項廢水污染物有效日均值,采用自動監測、執法監測、手工監測三種方法分類進行確定。
“實際排放量核算方法”中規定了制革企業污染物排放總量達標是指有許可排放量要求的排放口的主要污染物實際排放量之和,滿足排放口年許可排放量要求。同時給出了制革企業主要污染物實際排放量核算方法,包括實測法、物料衡算法、產排污系數法等,并對這些核算方法在廢水、廢氣的核算上的應用做了詳細說明。
對于《技術規范》中的重點難點,陳秘書長認為主要集中在產排污節點對應排放口及許可排放限值、皮張折算、不同工藝不同產品的基準排水量的換算等方面。對于大氣,主要在于燒煤鍋爐、污水處理系統惡臭,盡管不是重點,但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最后,陳秘書長還強調說,在《技術規范》內容的起草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了制革行業的實際情況,在確保制革企業得到有效監管的情況下,盡量不額外增加他們的經濟負擔,更有利于企業的平穩發展。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