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秋:服裝店如何做好顧客試穿的服務流程?
銷售賣衣服不僅要看重衣服的特點,還要注意自己的口才訓練。衣服只有試穿,才會有成交的可能,試穿都沒有實現,不可能能指望成交。男裝、女裝、鞋和內衣試穿是成交前一般不可缺少的環節,包類就是試背、試拎的過程,飾品就是要試戴,床上用品就是客人的觸摸等。服飾行業服裝的成交不可缺少的環節就是客人體驗的過程,而客人的體驗又是達成銷售最快最好的方法。
都說顧客試穿產品是購買的前提,因此如何將顧客推進試衣間便是導購需要把握的重點。在銷售中,客人對衣服上身后的感覺很多時候我們無法預知,但我們能夠左右的是:我們服務客人試穿的動作。
根據門店培訓的多年經驗,我們制定了下面的試穿服務流程,流程的每一步都有它獨特服務內涵在里面。
1、引導試穿:行為影響
你是不是遇到過:很多客人拿著衣服放在身前,站在鏡子前比畫,就是不進我們的試衣間進行試穿。導購沒有辦法和客人進行深入的溝通,客人比畫幾下,沒有更大的興趣,就轉身出門了。
我們導購呢?經常苦口婆心說:“美女/帥哥,我們品牌的衣服要穿在身上才能穿出效果...”但客人又有幾個進去試穿的呢?也就是語言的影響力有多少呢?以前社長分享過,根據行為學研究是11%,就是10個人才影響一個...
怎么樣才能讓顧客盡可能快的走進試衣間呢?答案是運用適當的肢體語言進行交流。
當客人把衣服放在身前比畫就不進試衣間的時候,我們可以一邊兒接續說著以前的語言,另外更為重要的是,站在客人的前側,身體向前邁動步子,伸出右手,做出請的姿勢,同時伸手把試衣間門"啪"打開(或著指向試衣間)
"美女,這里請試穿!"我們在某專柜現場訓練的效果很顯著,基本上10個這樣的客人6-8個都會順勢走了進去,有意地引導客人進入試穿。更多人的試穿才有更多的成交,更多人的試穿才吸引更多人進店,這就是行為影響的魅力。
2、目測碼數:專業服務
干我們這行,在門店里上班超過三個月的導購,如果還不能做到“目測碼數”,那絕對算非常的失職了,這可是專業服務最基本的要求。
一個客人走進店里,要求試穿某件衣服的時候,導購一開口卻是“美女(帥哥),你穿多大碼?”
服務一開始就已經隱形打折了,很多的客人會回答“我也不知道穿多大碼”、“我也不知道你們品牌的碼數是怎么樣子的”……
專業的導購在顧客進店鋪時,就應該判斷知道顧客該穿多大碼數的衣服,如果拿的衣服在試穿時總是不合身,難免會讓顧客對你產生不信任,甚至認為產品的質量有問題。
導購必須了解到自家貨品的每一款的大小等情況,客人進到店里,一眼就目測出客人需要的碼數,下手就取出客人合適的衣服送到客人手中。
這就是專業服務,專業服務才能體現出你的專業度。
3、解開扣子:不打折服務
鞋服的門店服務里,在客人試穿前,快速幫助客人拉開拉鏈、解開口子、松開鞋帶等也是份內的服務。
這個動作大家不要小看,或者說“我知道啦”就當耳邊風,很多時候在我培訓學員的演練現場,太多的導購把沒有解開扣子的衣服、松開鞋帶的鞋子送到客人的手中,問她為什么,她說忘了...
這其實是沒有服務意識的習慣,解開扣子這些小動作,體現出的就是不打折的服務。
還是那句話:有了不打折的服務,才有不打折的價格。
4、取出衣架:有效防盜
解開扣子之后,導購必須取出衣架,把每一個客人試穿衣服的衣架歸整到相應的位置。
我在發現一些國外品牌門店的導購,習慣把取出的衣架掛在自己的腰間。客人拿去衣服的數量和我們手中的衣架是對等的,這是服飾業門店有效的防盜技巧。門店里衣架隨處亂放的、衣物陳列凌亂的等都可能讓人順手牽羊。
現場的演練中,也有不少的導購把取出的衣架隨處亂放,或者遺留在貨架上,這也有礙觀瞻。
5、引領敲門:避免糾紛
曾經在南京的某商場,一導購不慎打開了試衣間門,結果里面正在試穿的某女性客人走光,女性客人當場要求索賠,索賠不成,后訴訟公堂。
試穿服務的第五步“引領敲門”,導購一定不要怕麻煩,其實包括很多女性客人在試穿的時候,總不愛插上試衣間的門。服務的現場把引領敲門當成一個標準的動作來執行,這是門店服務紛繁復雜的情況下避免糾紛的最好辦法。
在培訓現場,為了加強大家的動作執行,就現場進行試穿的動作演練,結果有很多的學員引領客人到試衣間時,沒有敲門推開就請客人進去。問為什么不敲門?
很多人回答,我知道里面沒有人。各位,門店服務的現場,你失手推門造成糾紛的時候,你會說:“我以為里面沒人”。
6、守候服務:留住客人
如果不是大的門店的話,客人拿到衣物進了試衣間,我們有必要在關門之前告訴客人:“我就在門口,碼數有什么不合適的地方,隨時叫我,我跟您調換”。
為什么要有守候服務呢?舉個例子,你走進門店要買條褲子,拿到新褲子進試衣間試穿,先脫去舊褲子,穿上新褲子發現小了,穿不上,只好脫下新褲子穿上舊褲子,出來再換新褲子……
是不是感覺很麻煩,尤其是在當下這個不方便穿脫的季節,如果你直接幫顧客解決麻煩,是不是能讓顧客心里增加對我們的好感?
注意點
無論采取何種方式接近顧客和介紹產品,導購員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察言觀色,要時時觀察顧客的表情和反應。
(2)提問要謹慎,切忌涉及到個人隱私。
(3)與顧客交流的距離,不宜過近也不宜過遠。正確的距離是肩內側一米左右,也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社交距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