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紗銷售下滑價格回調 貿易商處境被動
據調查,目前青島、寧波、廣州等港口進口紗線庫存較2、3月份持續增加,以越南、印度、巴基斯坦、中亞紗(主要烏茲別克斯坦、阿塞拜疆)、印尼紗為主,C32S及以下支數占比超過80%(含OE紗);但與抵港、交貨、入保稅庫相對活躍相比,外紗銷售、出庫卻較3月份下滑了很多。印度紗因外盤報漲幅度大,紗廠和出口商延期交貨、要求買方提價甚至直接違約現象越來越突出,一些1、2月份簽約印巴“期貨紗”的織布企業、貿易商處境有些被動。
從市場反饋來看,3月下旬以來進口紗人民幣價格“明平暗降”,OE紗、C32S以下環錠紡紗的實際成交價下調了200元/噸左右,中間商春節后200-300元/噸的利潤已基本上回吐掉,貿易商讓利讓步空間被連續壓縮,面臨進出持平甚至“倒掛”的風險。
為什么進口棉紗走貨觸頂回落了呢?業內分析主要有三點:一是國產中低支紗的供給量上升且成交價陰跌。隨春節后低價低品質印度棉、墨西哥、巴西棉大量進口及地產棉產銷兩旺,中小紗廠開機率、產量全面回升,OE紗、C40S以下國產紗洶涌上市,進口紗受到阻擊;二是人民幣對美元由升轉貶,進口棉紗成本增加。英國脫歐僵局和歐洲經濟隱憂、美國經濟衰退擔憂及中美貿易磋商繼續“拉鋸”,美元指數反而獲得提振,人民幣貶值壓力增大,4月1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7335元(2018年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超過5%);三是外紗外盤報價高開高走打壓、削弱了買家積極性。受ICE期貨盤面上漲、印度國內外棉價推波助瀾的影響,印巴紗、越南紗等外盤報價“漲”聲不斷,顯然透支了中國布廠、貿易商的采購能力,觀望情緒升溫。另外,江浙、山東一些出口型企業的反映,紗布需求淡季或提前到來,提醒棉紗進口企業、中間商關注經營風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