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繼續加重,棉花價格仍缺乏上漲基礎
中美貿易第一階段協議簽署后國內鄭棉迎來一小波反彈。臨近春節,隨著補庫的結束以及國內新冠疫情的蔓延,鄭棉價格開始回落,節后更是直接跌停。如果說鄭棉價格在2月份還有反復,那么全球秦灌怡情爆發后的3月份則呈單邊下跌走勢,05合約一度跌破萬元關口。
全球經濟遭受新冠打擊
世衛組織總干事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特別峰會上表示,新冠肺炎是一場全球危機,需要全球應對。他在4月1日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過去幾周來導致全球新增確診病例呈指數級增長,未來幾天全球確診病例將達100萬例,死亡病例將超過5萬例。全球新冠肺炎確診數從到10萬升至20萬歷時11天;全球新冠肺炎確診數從到20萬升至30萬歷時4天;球新冠肺炎確診數從到70萬升至90萬僅歷時3天。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4月1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90萬例,死亡病例為4.5萬例。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20.4萬例,成為首個確診病例超過20萬的國家。
隨著新冠疫情在海外的加劇,多國采取了封城、限制出行等措施。受此影響,各國經濟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高盛集團表示,預計2020年全球實際GDP將萎縮約1%,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一年的萎縮幅度更大。摩根士丹利對投資者發布警告稱,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從根本上擾亂世界經濟,全球經濟今年陷入衰退,這一次將比2001年的全球經濟衰退更嚴重。并表示,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至0.9%,是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
全球棉花消費量預估調減
受新冠疫情影響,3月份美農報告將全球棉花消費量預估調減80萬包。其中,中國繼續調減本年度消費量預估100萬包。因新冠疫情,中國已連續兩個月大幅累計調減消費量預估200萬包,同時,3月份美農報告調減中國進口量預估25萬包。2019/20年度,全球棉花產量調增大約25萬包,全球期末庫存環比調增130萬包,同比增加320萬包。全球棉花期末庫存消費比為70.58%,為近四年來新高;中國以外市場期末庫存為1065萬噸,為近5年來的新高。
3月份美農報告發布時新冠肺炎對全球棉花消費的影響還處于初期,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的增加以及多國采取限制出行等以應對新冠肺炎,我們預計本月美弄報告會繼續調減全球棉花消費量預估。
下游訂單缺失,庫存上升
據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1-2月我國紡織品出口同比下降19.9%,服裝出口下降20%。另據海關數據,2019年中國向意大利、韓國、日本、法國、德國、美國、西班牙、英國、澳大利亞和荷蘭出口服裝金額合計為766億美元,占中國服裝出口總金額的55%。目前,這10個國家的疫情呈加速擴散態勢。本周開始,國內紗線和坯布開工率企穩,而兩者庫存開始呈累積狀態。截止昨日,國內紗線庫存天數較上周末增加0.6天,坯布庫存天數較上周末增加0.3天;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分別增加了6.7天和0.9天。
3月上旬開始,歐美大批服裝店停止對外營業。而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國,盡管國內的生產已基本恢復,但出口訂單已經出現不少毀約的情況。在內需尚未恢復的當下,部分紗廠讓利銷售去庫存的效果并不佳。據專家預測,國外疫情可能要到今年6月份才能結束。這對中國服裝出口和棉花消費的負面影響不言而喻。如此以來,紡企新訂單缺乏,且短期內難有改觀。
美棉意向面積降幅低于預期
據美國農業部發布報告,2020年美棉意向種植面積1370.3萬英畝,同比下降0.3%,遠低于之前市場預期。之前美國農業部農業展望論壇預計2020年美國棉花種植面積為1250萬英畝,同比減少9%。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于3月中旬展開全國范圍棉花種植意向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中國棉花意向種植面積4550.1萬畝,同比減少5.1%,降幅較2019年11月份意向調查結果減少0.8個百分點。3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聯合發布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的通知:經國務院批準,2020年起在新疆完善棉花目標價格政策,目標價格水平為每噸18600元,每三年評估一次。棉花目標價格改革政策的落地對于穩定棉花播種面積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目前,北半球棉花春播已陸續展開,由于價格的下跌以及新冠疫情的持續,播種面積仍存變數。
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時國內鄭棉在當年3-11月份走跌35%左右,單從跌幅上比較,本輪下跌已十分接近當年;從種植成本上來看,棉價已經跌破了成本價。盡管如此,我們認為鄭棉價格仍存在反復,因為全球新冠肺炎的影響仍然在加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