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訂單零星恢復 紡企陸續采購棉花
4月份以來,國內外期棉價格穩中盤整,ICE表現略顯強勁。截至4月29日,ICE主力合約價格在57美分/磅左右,4月份累計漲幅約12%;鄭棉主力CF2009合約價格在11500元/噸左右,4月份累計漲幅約5%。
某市場人士經走訪河南輝縣,山東延津、尉氏、太康等地的十幾家紡織廠后告訴記者,山東地區部分紡企已恢復正常采購棉花原料,企業棉花庫存也處于常規月份水平,在2個月左右。但皮棉報價仍顯混亂,在11500-12200元/噸區間,環比3月底整體上漲約400元/噸左右。據了解,目前棉花價格雖有所反彈,但仍處于相對低位,紡織企業采購皮棉數量整體略有增加,一是紡織企業訂單情況有所恢復,開始少量補庫采購;二是市場普遍認為未來棉價上漲是大概率事件,且外圍市場流露向好勢頭,在棉花價格仍處相對低位時少量囤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未來棉價大幅上漲時給企業帶來的經營風險;三是紡企普遍有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加之鄭棉期貨的窄幅震蕩略漲也反映了經濟環境有所回溫的預期。
據了解,該市場人士走訪的企業以生產緊密紡為主,目前32支及40支紗線相比其他規格而言銷售不暢,主要原因是中低端紗線產能過剩,但需求仍舊有限;60支高支紗線卻供不應求,也反映出高端棉質品消費市場需求空間較大。截至4月底,走訪的河南、山東等地的紡織企業紗線庫存普遍在20天以上,仍然處于較高水平。企業表示,當紗線庫存繼續增加超過一個月水平時,便實施減產、停產等舉措。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出現趨緩勢頭,為減少經濟影響,多國政府公布了謹慎復工和解封的方案,計劃5月“漸進式”重啟經濟。這一計劃不僅給國內棉紡市場心理注入一劑強心劑,同樣也給海外采購企業開啟貿易的信心。4月中下旬開始,山東延津地區部分紡企的外貿訂單有所恢復,目前已開始進行加工打版工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