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后電影公司股價下滑:不確定性依舊 年末片荒難解
國慶假期結束,電影市場的挑戰,才剛開始。
據國家電影專資辦初步統計,2020年國慶檔期(10月1日至8日),全國電影票房共產出39.52億元,吸引近1億人次觀影。
其中,影片《我和我的家鄉》累計票房18.7億元;《姜子牙》累計票房13.84億元;《奪冠》檔期內產出票房3.6億元;《急先鋒》檔期內產出票房1.64億元;《一點就到家》累計票房1億元。
這一成績同比仍有差距,去年7天假期,國慶檔票房達到44.66億元,觀影人次亦在下滑。疫情后75%上座率或是影響因素,但影響程度有限。記者在北京多家排名前列影院觀影時注意到,上座率限制下,影院多是把前排非黃金座位封閉,前排座位一向也并不好售。燈塔數據顯示,去年國慶檔上座率為36%,今年上座率為26.93%。
當然,除開去年,今年國慶檔在同檔期影史下算是非常好成績,且與歷史第三名拉開相當大差距(2017年檔期票房26.56億元)。
讓業內安心的是,近億人次觀影,意味著觀眾對疫情后觀影恐懼已降至最低。此前,多位影投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最擔心的是,觀眾不敢來影院,這將影響片方上映節奏。
產業人士松了口氣,可資本市場依舊對電影業充滿著懷疑。截至10月9日收盤,《我和我的家鄉》第一出品方北京文化,報收7.99元,下跌4.31%;《姜子牙》主出品方光線傳媒,報收14.40元,下跌13.57%;《奪冠》出品方歡喜傳媒,報收1.37港元,下跌0.72%;《急先鋒》出品方中國電影,報收14.11元,微漲0.14%,疫情前該公司主要營收來源是發行業務;《一點就到家》主出品方阿里影業,報收1.15港元,下跌3.36%。
盡管觀眾對疫情后觀影的恐懼已降至最低,但資本市場依舊對電影業充滿懷疑。圖視覺中國
各家基礎股價各有原因,但最重要檔期后集體飄綠,則有著共同因素。
電影巨頭們,必須在不確定性中前行。
尋找確定性
市場沽空電影公司,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不確定性。
今年國慶檔上演著驚人“逆襲”,前期勢不可擋的動畫片《姜子牙》,遭遇口碑下滑,在上映第三日被聚焦扶貧的主旋律影片《我和我的家鄉》超越,并最終拉開近5億元距離。
《姜子牙》因光線傳媒此前出品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而備受期待,《我和我的家鄉》是由張藝謀任總監制,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和彭大魔、鄧超和俞白眉分別執導五個故事的喜劇片。很大程度上,《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大爆,將光線抬上股價高位,與一眾電影公司拉開距離。
但萬眾矚目的《姜子牙》,最終表現不如預期,很大原因在于該片故事講得并不成功。《姜子牙》畫面精美、恢弘,制作團隊誠意十足,從技術上,堪稱國內第一梯隊,甚至超過《哪吒之魔童降世》。但《姜子牙》問題在于,想表達的東西過多,導致劇情過于緊湊,轉折顯得生硬。
《我和我的家鄉》正好相反。與《姜子牙》超千人豪華團隊歷時多年打造不同,《我和我的家鄉》是幾個大導演的拼盤故事集,快節奏、流暢,恰到好處戳人心。該片很難說是各位導演代表作,但完成度非常高,且貼合時宜。
差距更大的是回報率。相對“短平快”的《我和我的家鄉》,甚至還拿下大量補助。北京文化財報顯示,該片得到國家電影局電影精品專項資金1300萬元、北京市文化發展中心宣傳文化引導基金1000萬元扶持。
10月9日晚,北京文化發布公告稱,截至10月8日,其來源于《我和我的家鄉》的收益約為8000萬元-1億元,當時,該片累計票房收入約為18.71億元。
鑒于動畫高投入,《姜子牙》導演程騰對外坦承,對票房沒有特別期待,“希望投資方別賠錢”。這種情況下,無疑將影響光線業績。事實上,光線已將動漫視作拳頭產品,且已投資了20余家動漫產業鏈上下游公司,《姜子牙》的失利,會令外界懷疑光線的長遠價值。
光線大力布局動漫有著多種原因,這家公司由電視起家,在電影圈并不如華誼兄弟、中影等具有歷史優勢,且動畫產業本身是個長鏈市場,如IP打造成功,更相對可控。以迪士尼為例,2018財年,其媒體網絡和影視娛樂的收入占比58%,主題樂園、版權與出版及游戲和零售及其他占比42%,其中主題樂園、版權與出版及游戲、零售及其他在2018財年收入分別為203億美元、31億美元和16億美元。從日本動畫產業市場來看,據日本動畫協會每年統計的動畫市場用戶支付金額推算,2017年動畫商品化市場規模為5232億日元,占日本動畫產業規模的24%。
《姜子牙》的失利,并不是動畫本身問題。對光線來說,動畫已有歷史優勢,但需要去解決,如何說服資本,更重要的是令項目商業回報相對可控,畢竟,動畫投資太大。
半年報顯示,當期,光線營收2.59億元,同比-77.86%;凈利潤2057.20萬元,同比-80.46%;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13.56億元,去年同期為10.43億元。
雖然《我和我的家鄉》大爆,但其背后出品方北京文化基本面完全不如光線。財報顯示,這家卷入各種風波的公司,在上半年營收僅為564.85萬元,同比-91.37%;凈虧損6429.83萬元,同比-39.87%;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剩4440.36萬元,去年同期為2.18億元。
“無片可排”
對資本來說,頭部影片《姜子牙》與《我和我的家鄉》,背后出品方或者影片本身,都有著種種問題,看好,也確實很難。
實際上,所謂《我和我的家鄉》突出的講好故事能力,這本來算是影片基本功,背后是制片方選擇問題。這種確定性,對資本市場來說,了解、理解相當難。
另一頭,高光時段國慶檔剛過,業內已經在開始擔心未來“無片可排”。
近期,英國最大、全球第二大連鎖影院運營商“電影世界”(Cineworld)宣布,從10月8日,暫停運營在英國和美國的影院。巨頭停業背后是,海外疫情依舊。此前,《黑寡婦》《尼羅河上的慘案》等大片就已表示繼續延期上映,好萊塢未來2個月再度面臨無片可上局面,大片也無緣中國市場。
沒有好萊塢大片,國內新上映大片也相對罕見。除由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執導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確定10月25日上映外,一直到12月,再無特別具有市場號召力大片。
大片們看上了春節檔。10月9日,《唐人街探案3》宣布定檔明年春節,此外,多位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部商業大片正在爭取落地該檔期。
這更加劇了近期將至的片荒。“無片可排,天天復制粘貼。”有院線經理如此打趣,帶著苦澀。
片荒背后,是電影公司本身在趨穩,實質是其嚴酷生存環境下,選擇收縮。對影院則是生死打擊。
“只能熬著,別無選擇。”多位在京影投人士表示,他們一直在用積蓄補貼當下。
據拓普數據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9月9日,全國仍有1807家去年有票房產出的影院還未復工,未復工影院數量占比為15.79%,在未復工影院中,年票房200萬以下影院占比超六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