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中國紡機業績全線反轉
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日前對紡紗機械、織造及織造準備機械、針織機械、印染機械、化纖及非織造機械等行業共計95家重點企業經營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企業2020年三季度訂單情況普遍好于2020年二季度。國內疫情帶來的影響正在逐步緩解。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9月,受調查企業中有三分之一的企業訂單水平超過2019年,67%的企業訂單數不及2019年同期水平,其中11%的企業訂單下滑嚴重,降幅在50%以上。企業主要產品銷售價格成小幅下降態勢。近五成企業表示,價格較2019年同期持平,價格下調的企業主要為紡紗機械、織造機械、針織機械企業,價格上調的企業多為印染及后整理企業。
行業龍頭運行穩健
2020年以來,紡機各細分行業市場表現各不相同,織造機械中的噴水織機,針織機械中的橫機,化纖機械中的加彈設備跌幅較大;經編機,印染機械,化纖長絲紡絲設備市場相對平穩;非織造設備市場大幅增長。三季度以來,細分行業市場均呈現加速回暖的態勢,紡機行業整體運行指標持續恢復。
目前,國內紡機市場占有率在70%——80%之間,出口年均增速5.19%,我國紡機出口額占全球紡機出口總額的比重逐步提升,2019年我國紡機出口達37.8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數據表明我國紡機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紡機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20年前三季度,紡機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主要問題集中表現在國內外市場需求不足、成本上漲壓力大、銷售渠道受阻及客戶取消訂單,原輔料采購困難、節能減排壓力大和人民幣匯率波動的比重較2020年二季度有明顯提升等方面。
盡管如此,調查數據依然顯示,在2020年紡機行業整體調整的情況下,行業龍頭企業的運行更為穩健,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的波動,整體經營指標表現更為突出。
印染機械整體向好
隨著國家疫情防控工作卓有成效,印染機械行業逐步克服了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生產運轉保持穩定,整體運行逐步向好,同時依托與我國紡織行業完備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優勢,有效彌補了國際供應鏈缺口。
據紡機協會調研統計,受疫情影響,印染機械行業企業2020年一季度,用工嚴重不足,訂單取消或推遲情況普遍,出口受阻,市場需求降低,新增訂單減少,多數企業訂單來自疫情前。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2020年4月份開始,內需市場逐漸復蘇,2020年第二、三季度各類主機產能和訂單持續回升。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至9月份,國內主要前處理設備三季度市場情況良好。重點統計企業絲光機銷售33臺,較去年同期增長約18%,退煮漂聯合機銷售55臺,較2019年同期降低約9%,水洗機銷售80臺,與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多數企業反映前處理設備訂單良好,出口訂單因疫情原因影響正常交付,但內銷市場彌補了因疫情造成的出口訂單的流失。
從2020年前三季度市場情況來看傳統印花設備更好,數碼直噴印花設備與2019年相比基本持平,高速打紙設備較2019年增長超過10%。數碼印花設備相對靈活,更能適應疫情期間市場小批量、多批次訂單的需求。定形機銷售總數近900臺,較去年同期降低約10%。2020年三季度定形機產能基本恢復,較2020年二季度環比增長近40%。
另據介紹,受疫情影響,印度、越南、孟加拉等我國紡機傳統出口市場下跌幅度較大。出口排名前五的省市分別是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山東,出口金額5.56億美元,占印染后整理機械出口總額的79.85%。
紡紗機械開始回升
從2020年前三季度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受疫情影響,國內外紡紗機械市場總需求低迷。各類主機及專件器材的銷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進口設備中僅有噴氣渦流紡設備還在增長,表明國內對噴氣渦流紡的需求依然保持熱度。
由于國外疫情的持續,進出口物流及人員流動困難,經濟復蘇依舊緩慢,外銷市場的恢復仍需較長時間。國內疫情在持續穩定的情況下,內需潛力不斷釋放,加上國外部分紡織品訂單向國內轉移,紡織企業在2020年7月以后市場開始逐步回暖,對設備和器材的需求逐漸增加,紡紗機械企業從2020年8月開始訂單逐步回升。
有關數據表明,2020年前三季度高速梳棉機銷售約1500臺;配自調勻整裝置并條機的銷售數量約900臺,約占總量的56.3%;配粗細裝置的粗紗機約220臺,約占總量的61.1%;長車(配集體落紗裝置)銷售約102萬錠,占細紗機總量的比例為81%;集聚紡裝置共銷售約206萬錠,同比減少41.1%。
化纖機械厚積薄發
2020年一季度因春節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導致化纖裝備企業無法正常復工復產,為應對疫情和防疫的需要,部分化纖機械裝備制造企業調整了產品方向,積極轉產防疫物資相關裝備。
2020年前三季度滌綸、錦綸等長絲紡絲機出貨量為11000紡位左右,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15.78%;高速加彈機出貨量約840臺左右,同比下降40%。加彈機訂單有所下降,但2020年第三季度起訂單有大幅度反彈。隨著國內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業復工復產進程加快,全年會有所回升。滌綸短纖成套設備新增產能約23萬噸,與2019年同比下降48.88%。粘膠成套設備新增產能相比去年有所增長。
紡機協會有關負責人說,目前,行業639家規模以上紡機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77.04億元,同比減少16.04%,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19.073個百分點。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降幅較上半年收窄0.98個百分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