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疫情變化莫測 考驗紡企應對能力
近期新冠疫情形勢日趨復雜,多點散發的疫情給各行各業敲響了警鐘,對正處于利好氛圍的紡織企業的經營也形成考驗,各地都以超強的警覺和嚴格的防控措施努力保證本地安全。
江蘇張家港、鹽城、南通集聚著以中小紡紗、織布、床上用品、涉棉玩具產品為主體的企業,紡織工人數量多,來源區域廣。春節臨近,盡管所在地政府和企業采取多種措施控制流動,但依然無法實行“禁流”。從了解情況看,部分員工仍然計劃在春節前返家,員工假期流動將對企業經營造成一定影響:
一是如果員工異地返崗時來自中、高風險地區,長達兩周多的隔離觀察,勢必降低企業開機率和加大疫情的管控難度;
二是全國多點散發的本地疫情和外來疫情對企業經營者的產銷決策形成制約,一旦本地或本企發生疫情,對于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差的中小紡企而言,壓力巨大。對此,一些企業為安全起見,在近期接單、原料庫存和產品留置量上都降至最低,而一些小微企業寧可做代加工接小單,也盡量避免接大單或長單;
三是棉花、棉紗的價格面臨挑戰,企業應對風控成本的承受能力將削弱。據企業反映,近三、四個月以來,無論是新疆棉還是內地棉,標準級紡棉公檢到廠報價在每噸15500元左右,由于有后市支持,棉紡產供銷形勢較好。而一旦疫情影響發生變化,尤其是江浙滬一帶輕紡工業集聚區管控難度很大,萬一出現疫情需要隔離半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封閉管理,勢必影響紡織品產銷流通。因此,客觀分析疫情多點散發下的紡織行情,無論處于供求市場面的哪一個環節都要審時度勢,作出科學而務實的判斷與決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