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2021年1月中國棉紡織行業景氣報告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1月,我國多地接連發生局部聚集性疫情,部分企業生產經營暫時受到一定影響,在各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積極應對、科學防控、精準施策下,疫情防控成效顯著,經濟和社會發展穩定恢復。總體看,我國棉紡織行業景氣度繼續保持在擴張區間。
1月,中國棉紡織行業景氣指數50.80。原料方面,市場價格漲幅擴大,春節前夕,企業繼續增加原料庫存,原料采購量上升;產銷存方面,企業陸續開始安排放假,生產有所放緩。紡紗廠訂單良好,基本可排至4-5月份,市場價格堅挺;織布廠訂單以內銷為主,訂單可維持1-2個月,以小批量多品種為主。臨近春節,物流受阻,企業整體銷量小幅下降,產品庫存略有上升。

原料采購指數
1月,原料采購指數55.77。從價格來看,1月CotlookA指數先升后降,波動幅度較大;國內方面,中上旬國內棉價延續上升態勢,下旬,隨著國內多地出現聚集性疫情,疊加紡企補庫接近尾聲,國內棉價有所回落;化纖短纖方面,粘膠短纖價格當月呈大幅上升態勢,月內累計漲幅達2000元/噸以上,滌綸短纖中上旬呈上升態勢,下旬開始弱勢下跌。從棉紡企業的采購情況來看,棉花采購量環比上升的企業占比為58.21%,非棉纖維采購量環比上升的企業占比為53.73%。
具體價格數據,1月CotlookA指數平均值87.24美分/磅,環比上漲6.22美分/磅,國內3128級棉花均價15388元/噸,環比上漲499元/噸;主流粘膠纖維均價12787元/噸,環比上漲2119元/噸;1.4D直紡滌短均價6261元/噸,環比上漲533元/噸。

原料庫存指數
1月,原料庫存指數53.11。當月,原料價格繼續上漲,且漲幅擴大。由于全國多地政府倡導就地過年,部分企業春節期間正常開工,為保障生產,增加原料庫存。根據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棉行協”)調查數據顯示,1月,棉花庫存量環比上升的企業占比為56.38%,環比下降的企業占比為27.27%;非棉纖維庫存量環比上升的企業占比為57.21%,環比下降的企業占比為24.04%。1月粘膠短纖價格大幅上漲,棉紡企業增加采購量,非棉纖維庫存環比上升幅度較高。

生產指數
1月,生產指數48.48。根據中棉行協調研,1月中上旬,多數企業滿負荷開工,設備開臺率基本維持100%。1月下旬,臨近春節,工廠以本地員工為主的,基本按照往年慣例安排放假,工廠外來務工人員較多的,雖然號召就地過年,但仍有員工選擇返鄉,加上下游市場逐步明確放假時間,因此,紡織企業陸續安排員工提前回家,逐步壓縮開臺,1月開機率及紗布產量均環比下降。根據中棉行協調查數據顯示,1月,紗產量環比下降的企業占比為41.48%,布產量環比下降的企業占比為49.82%,開機率環比下降的企業占比為28.67%。

產品銷售指數
1月,產品銷售指數52.72。當月,紗線廠訂單良好,常規純棉紗訂單基本可排至3月份,部分生產非棉紗企業訂單可排至4-5月份;坯布方面,內銷訂單總體好于外銷訂單,純棉布類訂單可排至3月初,色織布訂單基本可持續一個月,牛仔布訂單排單45天左右。但受春節假期影響,國內物流受限,多地運輸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因此,1月紗、布的整體銷量較前一個月有所下降。從市場價格看,紗、布價格繼續維持上漲態勢,且漲幅均有所擴大。具體數據,32支純棉普梳紗均價23880元/噸,環比上漲1771元/噸,純棉坯布(32*32 130*70 2/1 47斜紋)均價5.38元/噸,環比上漲0.29元/米。總體看,1月紗、布銷量雖有所下降,但銷售價格在原料價格上漲帶動下漲幅較高,拉動產品銷售指數上升。

產品庫存指數
1月,產品庫存指數49.67.1月底,下游貿易商陸續放假,物流也開始受限。從中棉行協調研情況來看,紗線的物流基本維持正常,坯布端陸續停止發貨,企業庫存較前一個月有所上升。根據中棉行協調查數據顯示,1月,表示紗庫存量下降的企業占比高于上升的企業,而表示布庫存量上升的企業占比高于下降的企業。具體來看,紗庫存量環比下降的企業占比為44.94%,環比上升的企業占比為34.74%;布庫存量環比下降的企業占比為27.11%,環比上升的企業占比為50.64%。

企業經營指數
1月,企業經營指數47.57。當月,在上游棉花、化纖短纖價格上漲的帶動下,紗、布銷售價格進行了同步漲價,各支數紗線漲幅均超過1000元/噸。企業表示,由于價格漲幅較大,下游并未出現大量采購的情況,企業當月的主營業務收入環比下降;利潤方面,多數企業表示處于保本經營或微利狀態,少數企業表示利潤較前期有所提升。根據中棉行協調查數據顯示,1月,主營業務收入環比上升的企業占比為24.34%,環比下降的企業占比為56.09%;利潤總額環比上升的企業占比為32.02%,環比下降的企業占比為48.88%。

企業信心指數
1月,企業信心指數54.73。雖然當月國內多地出現聚集性疫情,但在各級政府部門科學防治、精準施策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多數企業表示春節后國內市場需求將進一步釋放。外銷方面,隨著疫苗不斷上市,產能持續增加,國外疫苗接種有序推進,歐美市場復蘇進度或將加快,對于后市,企業有較強的信心。部分外地員工較多的企業擔心受疫情影響,春節后工人到崗率下降,對年后生產有所影響。根據中棉行協調查數據顯示,1月,認為后市樂觀向好的企業占比為51.77%,認為后市弱勢下行的企業占比為4.5%。

說明:中國棉紡織行業景氣指數采集自全國近500家次棉紡織企業,參考國家制造業PMI等指數制定方式,通過對多個主要指標加權計算得出,當指數高于50,表示棉紡織行業本月景氣程度好于上月,低于50則表示本月景氣程度不及上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