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惠農助農科技助力品質棉花豐產
眼下正值棉花采收季,棉花產區迎來大規模采收的“熱潮”。記者從中國供銷集團所屬全國棉花交易市場了解到,2022年,得益于植棉面積增加、自然氣候適宜等因素,棉花呈現豐產格局,預計總產量在600萬噸左右,較上年增加2%。
全國棉花交易市場黨委書記、董事長丁好武介紹,目前,我國最大棉花生產基地新疆的棉花收購進度已接近四成,同時,新疆棉花產業機械化進程加快。根據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大數據中心統計,新疆機采棉加工量占比由2014年的35%提高至2021年的86%,其中北疆已基本實現百分百機械化作業。
機械化推動“三增”
艾比布拉·牙生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四十九團職工,今年種植了80畝棉花,10月8日用采棉機完成了所有棉田的采收。“以前要租車到幾百公里外的縣城雇采棉工,現在全程機械化作業。”提到如今的棉花種植,艾比布拉直言“輕 松”。
棉花種植機械化水平“節節高升”,“智慧棉田”在南北疆遍布,推動新疆棉花生產呈現面積增、總產增、單產增的“三增”態勢。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石河子總場北泉鎮鴻興翔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周潤表示,今年,由于采用全程機械化種植,加上田間管理技術到位、氣象條件穩定,合作社的棉田每畝平均產量有望達到420公斤,比2021年增加了13公斤。
丁好武介紹,自2014年新疆實施棉花目標價格改革以來,棉農收益得到有效保障,加上機械化水平提高,新疆棉花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據統計,隨著單產的逐年提高,新疆棉花產量也從2014年的414.9萬噸增長至2021年的512.9萬噸,占全國比例從2014年的66%提高到89%。
數字化惠農助農
借助近年來數據采集和平臺建設的推進,棉花已經成為我國數字化程度最高的大宗農產品。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有關業務負責人單旭表示,全國棉花交易市場的“線上信貸”(疆棉云貸、棉易貸、棉農貸),可實現無抵押,秒審、秒貸、秒到賬,極大解決了棉農種植環節貸款難的問題。
新疆棉花產業的數字化建設源自2014年開始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副總經理沈潔強說,當時,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托,全國棉花交易市場積極參與“專業倉儲監管+在庫公證檢驗”制度的實施及目標價格改革信息平臺、新疆棉花市場價格監測平臺的建設和運維工作,有力推動了新疆棉花產業的數字化進程。
通過對植棉農戶基礎信息登記、種植面積核實、籽棉交售統計、加工信息跟蹤、皮棉入庫監管、質量重量在庫公證檢驗、出庫銷售流向跟蹤等數據采集,在新疆的每一包棉花都有自己的“身份證”。
“棉花成為目前國內農產品中唯一實現全程數字化監管的農產品。”沈潔強告訴記者,在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信息平臺的基礎上,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搭建了棉農綜合服務平臺。截至2022年10月,棉農平臺獲得活躍棉農用戶近18萬人。
“未來,棉農綜合服務平臺還將實現農資、農機、農技、籽棉收購等各項資源的供需對接。”丁好武表示,數字化的服務,有助于降低棉花種植成本,增加棉農收入,實現多方共贏。
加強棉花新品種培育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對于棉花產業而言,如何理解新時代新階段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
丁好武認為,目前,我國棉花的加工、檢驗與流通環節的發展水平在國際上比較靠前,亟待提升的主要是產業前端。
從品種來說,由于不同種子內在指標的差異,對皮棉品質一致性有較大影響,因此,國際上產棉大國對棉花種子的管理非常嚴格。棉種多、亂、雜將會帶來棉種退化,業內普遍認為,在相同生態區域內棉花品種應越少越好。
棉種問題已經引起相關部門重視。今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構建棉花目標價格政策長效機制的基礎上,加強棉花新品種選育。八師石河子市也推廣應用了棉花推薦品種追溯系統,精準掌握農工推薦品種應用情況。
從規模化來看,丁好武介紹,我國棉農的種植面積從幾畝、十幾畝,到幾百畝、數千畝都有,單戶面積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導致生產成本偏高,影響國際競爭力。整體來看,行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仍有提升的空間。
從種植模式來看,我國棉花的軋花廠多是獨立的經營主體,需要承擔市場行情波動的風險,不利于行業穩定,也導致棉農與市場脫鉤。在國外,大型的棉花農場主會自建軋花廠或委托軋花廠代加工,直接向市場銷售皮棉。
周潤所在的鴻興翔種植專業合作社今年收了2萬噸籽棉,60%的棉花還沒有交售。由于今年籽棉價格下跌,棉農還在觀望,等待價格回升。對于與市場的脫節,他們也邁出了探索的關鍵一步。合作社成立了軋花廠,形成“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與“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鏈。
周潤說,下一步,合作社計劃成立更加規范的棉花種植技術團隊,為更大面積的標準化、品質化種棉提供技術支持。
(來源:經濟日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