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如何讓傳統紡織 永佇“朝陽”之列
在“全球化”浪潮奔涌、“買全球、賣全球”成為商業新征程的當下,紡織產業若要長久保有朝陽產業的蓬勃活力,就必須主動順應現代紡織產業的變革大勢,堅定不移走“綠色化、高端化、時尚化、數字化”發展路徑。通過持續發力,推動產業能級攀升、積蓄發展動能、實現新質賦能、達成綠色發展,讓傳統紡織產業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產品性價比是叩開消費者信任之門的“金鑰匙”。只有深度延伸產業鏈條,精心優化產品體系,憑借一流設備產出一流產品,才能重新贏回國內外市場對中國輕紡城的品牌信賴。其中,集體品牌輸出是有力抓手,要將“好面料,柯橋造”的響亮名號傳遍四方。“柯橋優選”作為柯橋紡織品區域公共品牌,在篩選品牌企業時,需嚴守準入門檻這一“硬杠杠”,從全方位、多維度精挑細選,做到優中選優,秉持寧缺毋濫的原則。而企業自身,在維護“柯橋優選”公共品牌形象方面,更應自始至終堅守品質底線,通過改良現有產品、積極研發新品,在市場競爭中搶占高地、贏得先機。
綠色發展是紡織產業在新一輪發展浪潮中應對挑戰、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推進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轉型,則是實施“循環化改造”的核心要義。推動紡織產業綠色低碳轉型,關鍵在于落實綠色戰略、綠色標準、綠色管理以及綠色生產,加速實現從原料、能源、制造到循環回收等全領域的技術革新,確保廢氣、廢水污染物達標排放,實現固體廢棄物循環利用,穩步達成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轉型。以政策驅動和考核倒逼為手段,淘汰落后設備,引入先進工藝,構建起資源循環利用、能源梯級轉換、產業持續發展、環境充分保護的循環經濟鏈。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浪潮中,科技創新已然成為紡織領域國際競爭的核心賽場。然而,面對諸多“卡脖子”難題,僅靠企業單打獨斗,極易陷入信息閉塞、孤立無援的困境。此時,依托各類紡織創新服務機構和平臺就顯得尤為重要,它們能夠促進創新要素協同聯動,達成合作共贏,助力企業攻克單個主體難以克服的困難。推動傳統紡織產業向“新”邁進,必須借助中紡院、院士之家、外國高端人才創新集聚區、印染產業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等高水平科創平臺的強大智力支撐,持續探索新材料、新工藝的創新解決方案。通過深化紡織產業“鏈長+鏈主+專精特新+科創平臺”共同體建設,凝聚起協同創新的磅礴力量。
(來源:柯橋日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