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秀場不論是漢服 唐裝還是旗裝無處不在的場景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這樣的畫面不再只存在于古代或影視作品中,如今,在繁華熱鬧的商業街區、在潮流前沿的時尚秀場、在新潮有趣的滑雪場上都能看到這些精致儒雅、做工精湛的傳統服裝。傳統服裝服飾的大流行,恰恰印證了文化自信的崛起。
不論是漢服、唐裝還是旗裝...傳統服飾包羅萬象,其意蘊深遠的工藝技法更是講究至極。針腳間流淌著傳統手工藝人的智慧與熱愛,珠串刺繡中飽含著中式審美哲學與民族自豪的內核。穿越千年,仔細品味,精妙的手工工藝仍能夠撼動人心。
中華時尚文化在國內掀起熱潮,在國際上,傳統工藝、國風元素更成為時尚寵兒,越來越多優秀的中國傳統手工藝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走出邊遠、走出博物館,更多地走進秀場、走進大眾視野。
2021年Dior男裝系列將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蘇繡融合其中
Marni Miao系列將苗族刺繡、編織等呈現于系列時裝與配飾中
傳承與創新并存,如今越來越多的服裝品牌、手工匠人運用現代的創新眼光,不斷地煥活中國傳統文化,堅守工藝、突破融合,以現代服裝服飾為載體,將中國傳統文化繼續發揚光大。“CHIC榜單”聚焦文化價值,匯集眾多優質服裝服飾品牌,共同展示傳統文化、工藝與時尚碰撞出的視覺盛宴。
振興傳統工藝
傳承工匠精神
隨著科技的進步,很多傳統手工藝逐漸被機械化生產取代,不過,總有人堅守著那份工匠精神,在振興中國傳統文化與工藝的事業上無私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佘可燕女士便是其中之一,她巧妙的將潮繡技藝融合在現代服飾設計上,不斷吸取潮繡的各種精致針法和技法,精益求精,將傳統工藝結合西方時尚的設計理念與剪裁,巧妙的將中國元素貫穿在服飾上。
這款釘珠連衣裙設計靈感來便源于潮州珠繡,是潮州傳統匠心工藝與現代服裝設計結合的產物。珠繡匠人在雪紡料、禮服緞上,運用珠繡平針、墊針、摻針、過橋等多種針法技藝,巧妙將各種規格的珠料精工繡制出枝葉繁茂、絲瓣散花等寫意形象,附著在美觀大方的禮服裙上,將潮州珠繡的華麗美感表達與禮服設計的精神需求完美契合,產生出獨特的藝術效果。
對產品品質不懈追求的工匠精神,不僅有珠繡匠人對工藝與設計的追求,還有對非遺傳承與時尚藝術完美結合的極致追求。全球精品帽飾品牌集成店帽仕匯創始人孫建華(JEFF SUN)先生十多年來始終秉持著“帽子是第一時尚單品”的經營理念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敏銳的時尚目光將帽飾與藝術完美融合,將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傳承與創新,將世界文化的精粹自然交融于帽飾文化之中。用匠心精神賦予帽子溫度,充分發揚帽飾文化,致力于重塑帽飾在中國的風尚地位。
這兩款精美的帽飾便是匠心工藝打造出來的藝術品,中式盤口帽采用純天然超細麥辮,手工編織完成一頂帽子耗時150到180個小時,且需要至少40余年編織經驗才能編織出這種極細麥辮,現收藏于富美帽飾博物館之中。另外一款天然超細麥稈和菠蘿紋麥稈結合的帽飾,同樣為純手工編織而成,每頂耗時72到120小時。
正是這些繁復精湛的傳統手工藝術品,映襯出了無數個平凡的日夜里,“工匠們”不平凡的堅守,是匠心獨具與時尚的碰撞,亦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振興。
天然超細麥稈與菠蘿紋麥稈結合帽飾
在傳承中創新
在創新中發展
傳承不能墨守成規,更要將優秀傳統文化結合新時代的理念創新發展,為其注入新的活力;工匠精神也不只是精益與堅守,還包含追求突破和鼎力革新的創新精神。
作為可持續時尚領域的先行者以及“金頂獎”的獲得者--梁子,早在1995年,偶然發現了瀕臨消失的莨綢(香云紗),便開始了長達近三十年時尚活化和創新道路。在傳統莨綢染整技藝的基礎上,開發創新了天意生紡莨、天意彩莨和天意彈力莨等新面料,為莨綢服裝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梁子將莨綢這種古老的純植物染面料的獨特質感融入時尚,使獨特的東方氣質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又符合了可持續發展的環保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清墨》by 設計師梁子
就如這款設計作品《清墨》將中國傳統山水畫作中濃淡相宜的墨色,與莨綢獨一無二的“黑”相結合作為主要創作靈感。運用傳統手工吊染工藝,線跡交錯層疊如細膩工筆,通過人行動時帶來的風、韻,將服裝看作是一幅靈動的筆墨山水畫,散發婉約的藝術氣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