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雙鞋代表“經典”、潮流文化
我們現在經??梢栽谛侣?、資訊里面看到一些單品被稱作 “經典”,這個詞非常容易引起爭議,因為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被稱作 “經典”。但是相信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說的這幾雙鞋,稱它們為 “經典” 應該不會有太多反對的聲音。
adidas Originals 的 Superstar、Rivalry 和 EQT 之所以可以被稱得上叫 “經典”,因為它們不僅僅是一雙鞋,憑借在各自領域的發展,從個體演變成為了一種經典的文化,代表了一個群體的精神,并且延續至今仍然經久不衰。60 年代末推出的 Superstar 代表著嘻哈文化,80 年代推出的 Rivalry 代表著籃球精神,90 年代推出的 EQT 系列代表著 adidas Originals 的全面變革… 這些都是從單品到經典文化的一種引申,至今我們都還可以感受到這幾雙鞋在各自領域的影響力。
接下來我們就以 “時光倒流” 的形式,從 Superstar 的誕生開始,到 EQT 系列的落幕,讓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它們為什么會成為一種文化的代表。
70s - 80s Superstar
說起 adidas 最具有標志性的鞋款,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 Superstar。誕生于 1969 年,專門為了籃球賽場而生,Superstar 是歷史上第一款低幫籃球鞋,在當時被帆布鞋霸占的球場上,Superstar 可以說是別樹一幟的存在。皮質鞋身更為耐穿,保護力更強,低幫提供了更加靈活的腳感,像是 “天勾賈巴爾” Kareem Abdul-Jabbar、“J 博士” Julius Erving 等球員都是 Superstar 的 “粉絲”。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Superstar 在美國上世紀 70 年代的一些籃球隊中,球員的選擇率基本上超過了四分之三,最夸張的一些隊伍甚至達到了 100%。這種全隊統一選擇同一款球鞋的情況,放到現在幾乎是不可能見到的。
不過真正將 Superstar 發揚光大的并不是它的主業籃球,而是說唱,相信很多朋友了解到 Superstar 這雙鞋正是通過它在 Hip-Hop 圈內強大的影響力。在當時有很多Rapper 都選擇用 Superstar 來搭配自己的服裝,其中最有自己特色的當數紐約說唱團體 Run-DMC 了,除了每天穿著這雙鞋之外,他們還開辟了全新的穿法:不穿鞋帶、鞋舌外露。
原本 Hip-Hop 就代表著反叛、自由,Run-DMC 此舉更是打破了主流的穿鞋方式,讓崇尚自由的粉絲有樣學樣了起來。一時間,街頭上放眼望去都是穿著 Superstar 的年輕人。
Run-DMC 甚至在 1986 年的時候創作了一首名叫《My adidas》的歌曲來向這雙自己最愛的鞋款致敬,也開啟了由 “音樂” 觸發的 “球鞋文化” 連鎖效應,讓 Superstar 在市場上的銷售大大提升。隨后 adidas Originals 也與 Run-DMC 簽下代言合約,為他們推出了聯名款的 Superstar,穿鞋穿到最后穿成了自己的聯名款,應該是每個球鞋粉絲的夢想吧。
從籃球界走出、在 Hip-Hop 圈發家,這都還不夠,Superstar 隨后更進入滑板街頭文化,成為 Skater 的標配之一。在 adidas 簽約最有影響力的職業滑手 Mark Gonzales,頻頻駕馭并且推出聯名款之后,這雙鞋也在滑板文化中占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別看上述說的這些都是在專業領域、個別圈子里的影響,Superstar 在普通人群當中的市場更加恐怖,大家走在街上應該看到過不少吧?Superstar 當選了好幾屆年度銷量最高的球鞋,最近一次拿下這個桂冠則是在 2016 年,你有沒有貢獻自己的份額呢?
{page_break}80s Rivalry
我們上述提到了 70 年代的時候,大部分的 NBA 球員穿著 Superstar 上場打球,adidas 也想在其中擴張自己的影響力。所以在 1985 年果斷地簽下了當年的最佳新秀:Patrick Ewing,在第二年為他量身打造了 Ewing Rivalry。
對老一代球員比較熟悉的球迷應該知道,Ewing 雖然非常強悍,但是卻一生與大獎無緣,也沒有得到過總冠軍,拿過最大的獎僅僅是最佳新秀。雖然如此,他還是堅定不移地為紐約尼克斯打了 15 年球,季后賽與 Michael Jordan、奧拉朱旺等人強力對抗,雖然說幾次對決皆以敗北結束,但是 Ewing 每場拼盡全力、不服輸的精神正是 “Rivalry(對抗)” 的最佳體現。
當時的籃球風格和我們現在所推崇的 “小球打法” 可不一樣,那時候的聯盟更青睞于大高個前鋒們在內線廝殺的戰術,這也是為什么 adidas 接連簽下 Jabbar、Ewing 等球星的原因之一?!癛ivalry” 這個名字也正是來源于內線激烈的身體對抗,所以這雙鞋從頭到尾都是為了內線球員所打造的。
主流的高幫設計、耐穿的皮革材質、醒目的大三葉草 Logo,無論是從性能還是外形設計上來說,Ewing Rivalry 在當時都是一雙水準極高的球鞋,就算放到現在也不會過時。雖然說 adidas 和 Ewing 的合作談不上非常成功,雙方也在短短幾年之后就不歡而散,但是 Rivalry 依舊傳承了下來,并且在接下來的數十年中,影響了后續球鞋設計的審美。
比如說 Ewing 在 2011 年創立了自己的品牌 Ewing Athletics,旗下最標志性的球鞋 Ewing 33 Hi,我們可以在其中找到一些 Rivalry 的影子。
90s EQUIPMENT
在 80 年代末,各大運動巨頭處在激烈的競爭當中,在世界高速發展的同時 adidas 發展停滯,甚至可以說有些落后了,在市場上的份額慢慢被其他品牌瓜分。意識到這點之后,品牌開始尋求全面變革,這也是對于 adidas 來說最重要的一段時間。
1991 年 adidas Originals 聘請了 Peter Moore 作為創意總監,打造全新的 EQT 系列,全稱 adidas Originals EQUIPMENT。Moore 那時已經從 Nike 離職,正是他一手打造了 Air Jordan I 以及 Jumpman飛翼 Logo,這兩個設計在球鞋史上的重要性我就不用和大家再說了吧?
Moore 為 EQT 系列打造了 Racing、Guidance、Support 以及 Cushion 四款跑鞋,將之定義為 “每個人都追求的必需品”,專注于性能表現,而不是跟隨潮流,開辟出了自己的道路。憑借綠、黑、白的強對比配色與簡潔設計,受到了市場的熱烈追捧,只用了 2 年時間,就占據了 adidas 15% 的銷售份額。
除了產品線的革新之外,EQT 系列的另一大重要影響,是重新設計了 adidas 的 Logo,將之變成了我們現在最熟知的三條杠圖案,這其中的大功臣仍然是 Peter Moore。
時至今日,這幾雙鞋也一直活躍在我們的視野當中,雖然可能不是當下功能性最強的那一個,但是搭配能力不減當年。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