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過第23個年頭 耐克為伍茲推出的那些經典廣告片
說起“96黃金一代”,籃球迷們或許不會陌生。那一年的科比·布萊恩特、阿倫·艾弗森等人都成為了日后的籃球巨星。
而同樣在1996年,時年21歲的高爾夫球“神童”泰格·伍茲(Tiger Woods)與耐克簽下了一份5年價值4000萬美元的巨額贊助合同,這也是當時高爾夫球歷史上最大的贊助合約。
1996年,耐克為伍茲推出了一段名為“Hello,World”(你好,世界)的廣告片,宣告這位天才少年的橫空出世。廣告中,伍茲在獨白里說:“我在奪得了如此多的榮譽之后,美國還有很多比賽會因為我的膚色而拒絕我參賽。我聽過很多次‘我還沒準備好讓你參賽’,那么現在你們準備好了嗎?”
熟悉計算機編程的朋友一定知道,程序員在初學編程或進行設備初始調試時通常會用“Hello,World”作為第一段輸出演示。當時耐克用如此天價簽下伍茲之時,外界普遍認為耐克冒了巨大的風險。而耐克特意將“Hello,World”用作給伍茲的第一段廣告標題,也顯示出他們對這位年輕人的巨大信心。
在1996年年底,耐克在正式官宣與伍茲簽約之后,緊接著推出了一段名為“I'm Tiger Woods”(我是泰格·伍茲)的廣告片。從那以后,伍茲的名字在美國很快變得家喻戶曉,他也成為了許多美國孩子的偶像人物。
2001年,伍茲奪得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二個美國大師賽冠軍。在自己與耐克的第一份合同到期之后,手握25個錦標賽冠軍和5個大滿貫賽事冠軍頭銜的伍茲選擇與耐克續約,合同金額更是達到了5年1億美元。伍茲也成為了全世界收入最高的高爾夫球運動員。
2006年,已經成為“冠軍收割機”的伍茲職業生涯累計拿下54個競標賽冠軍和12個大滿貫冠軍。如日中天的伍茲在和同年自然選擇再次與耐克續約,雖然這次續約的合同具體金額眾說紛紜,但毫無疑問伍茲當時已經是耐克旗下最當紅的幾大頭牌運動員之一。
2009年,伍茲遭遇性丑聞,此前與其簽約的贊助商們紛紛選擇與伍茲終止合約,包括佳得樂(Gatorade)、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和埃森哲(Accenture)、吉列、《高爾夫大師》和泰格豪雅等。
在旗下運動員遭遇負面新聞時,耐克曾多次采用不同方式力挺這些身陷泥淖的運動員。比較著名的案例包括:2003年科比遭遇性丑聞,耐克在此之后用“黑曼巴”的毒蛇形象來詮釋科比,并且為其推出簽名鞋系列;2008年,劉翔因傷退出北京奧運會,隔天耐克就為劉翔推出了“愛運動,即使他傷了你的心”的廣告,并且在之后將耐克大中華區總部的一棟辦公樓命名為“劉翔中心”。
耐克對伍茲采取了同樣的態度。2011年,耐克為伍茲推出了名為“Dark Horse”(黑馬)的廣告片,并且在2013年與伍茲續約至今。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這份2013年簽訂的合同總價高達2億美元。
不過自從在2013年贏得普利司通邀請賽冠軍之后,伍茲就經歷了長達1877天的“冠軍荒”。在2013年到2018年這5年中,他在賽場內外都經歷了太多:他遭遇過手肘扭傷、腰部痙攣等傷病,做了四次背部手術;2018年5月30日,伍茲更是因涉嫌酒駕被佛羅里達州警方逮捕;因為持續不能參賽,伍茲的世界排名也一路下滑,從世界排名第1跌落到了第1193位。
2018年,復出后的伍茲拿下美巡賽冠軍。耐克也在第一時間發布“Welcome Back”(歡迎回歸)廣告片,將其之前22年中為伍茲推出的經典廣告剪成合集發布。
時間來到2019年,在伍茲奪得今年的美國大師賽冠軍之后不到1小時,耐克便發布了一條伍茲的廣告片“Same Dream”。
但除了廣告片這種常規操作之外,耐克還別出心裁地為旗下子公司品牌Air Jordan的NBA代言人克里斯·保羅(Chris Paul)準備了一雙與伍茲“聯名”的保羅12代球鞋,并把鞋子上的AJ標志換成了耐克的標志。
從1996到2019,今年是耐克與伍茲走過的第23個年頭。在耐克的品牌史上,目前只有邁克爾·喬丹(35年)和羅杰·費德勒(24年)與耐克的持續合作時間長于伍茲。鑒于費德勒已經在2018年與耐克終止合約轉投優衣庫,伍茲在2020年就將成為與耐克合作時間第二長的運動員。
來源:懶熊體育 作者:萬雨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