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國國際非織造布會議:我們要碰撞出更多合作火花!
9月5日,2018中國國際產業用紡織品及非織造布展覽會(2018CINTE)第2天,各企業間的商貿洽談氛圍愈加濃厚,參展商、客戶、觀眾圍桌而談的情況隨處可見。
今天,第七屆中國國際非織造布會議如期舉行。會議包括上午的主論壇和下午過濾材料的技術創新與市場,擦拭布產業的發展與消費升級兩場分論壇。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陳偉康,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美國非織造布協會主席David Rousse,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副會長梁鵬程,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產業用紡織品及紡織加工品牌總監Michael Janecke,以及來自印尼非織造布產業協會、中國臺灣地區不織布工業同業工會、中國香港無紡布協會、國內外參展商等200多位業內人士參會。
李陵申在主論壇致辭時表示,非織造材料作為中國紡織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創新和發展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2018年,國內非織造布行業克服化纖原材料漲價帶來的不利影響,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經濟效益有所轉好,1~7月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非織造布的產量同比增長9.17%,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增長9.58%、2.34%,出口交貨值增長14.79%。行業在纖維的環保性、裝備的智能化、工藝的復合化、生產過程的綠色化方面開展了大量的技術創新,靜電紡絲技術、雙組分紡粘水刺非織造布技術、節能型水刺高溫濾料關鍵技術、薄型雙組分滌綸紡粘技術已經取得突破并獲得廣泛應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作穩步推進。
李陵申表示,國內非織造布產業的發展主要得益于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內需市場擴大,科技進步和專業人才帶來的內生動力,中國化學纖維和紡織機械工業提供的堅實保障,得益于全球化帶來的世界范圍內的產業鏈合作。國內非織造布行業從國外學習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創新能力得到顯著加強,中國制造的非織造布及制品也憑借良好的品質和成本優勢行銷世界各地。同時,跨國公司在技術、管理和市場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充分借助中國的要素資源,享受到了中國發展帶來的巨大紅利,特別在高端市場取得了不俗的業績。
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球非織造布前20強的企業中,有13家企業在中國設有工廠,這13家企業在中國的產量超過30萬噸;2017年6家外資企業在中國出口非織造布的金額達到2.36億美元,占中國當年出口額的9.05%,2017年中國還從日本、美國和德國等發達國家進口了近9億美元非織造布。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非織造布產業鏈中的重要一員,開放和合作有利于全球產業的發展,有利于向全球不同發展水平的用戶提供優質的非織造布及制品。
李陵申建議,當前,國內非織造布產業處于結構性升級的關鍵時期,應當抓住一切快速發展的機遇,積極推進供給側改革,堅持創新引領、優化產業結構、加強產需融和,通過提質增效,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相關機構和企業應當大力推進天然纖維、生物基纖維和再生纖維的應用,探索一次性衛生用品、醫用紡織品的降級技術和廢舊高溫濾帶的回收再利用;通過創新聯盟加強關鍵技術和重點產品的研發和應用,鼓勵企業進行非織造布智能生產線和智能工廠的建設,為有條件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對外直接投資創造條件。
Michael Janecke在致辭時表示,CINTE一直致力于為全球產業用紡織品企業搭建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流平臺。本屆展會,海外展商的數量達到歷史新高,他們也帶來了領先的創新產品,可以與中國產業用紡織品企業進行更全面的貿易交流。盡管當前國際形勢比較復雜,但非織造材料依舊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市場需求不斷提升,市場驅動后勁十足。“目前,70%功能性非織造材料的功能尚待完全開發。雖然說網絡媒體日漸發達,但我們依舊需要面對面的交流,去碰撞出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創新想法,今天召開的第七屆中國國際非織造布會議將從市場趨勢和產品應用兩個方面探討行業發展,希望對于企業布局未來發展提供良好幫助。”Michael Janecke說道。
David介紹了北美地區非織造布市場的現狀。他表示,由于新增產能不斷涌現,以及產能在全球市場的不斷滲透,北美地區非織造布行業強勁增長,2012年~2017年北美地區非織造布的年均增速超過3.7%,預計2018年~2022年的年均增速可以保持在3.6%。
北美地區非織造工藝近年來也實現了多樣化發展,2016年~2018年北美地區新增加61條生長線,包括針刺、熱粘合、紡粘、濕法、水刺等工藝,涉及過濾、交通工具、吸收性衛生材料、擦拭等多個領域。與此同時,終端領域的需求規模和增速也在不斷增加,特別是吸收性衛生材料和交通工具用產業用紡織品,未來市場需求將保持高位。
吸收性衛生材料方面,促進北美地區非織造材料快速發展的驅動因素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經濟的增長以及人口的變化,二是非織造材料良好的便利性、預期壽命不斷提高、技術創新、消費者對失禁用品的接受度的提高均帶動該產品的發展。目前,北美地區吸收性衛生材料企業在進行產品研發時,都更加關注柔軟合身舒服、皮膚健康氣味控制、彈性恢復能力、數字智能技術,以及用后回收。
交通工具用產業用紡織品方面,汽車內飾、門板、行李箱背板、發動機材料配置的變化,以及輕量化、舒適性需求的不斷提高,產業用紡織品憑借良好的性能優勢,在交通工具用產品重要環節替代了更多其他材料。此外,北美汽車銷量也在不斷提高,且車型更大,對非織造材料的需求更多,預計到2019年,交通工具用紡織品都將保持高速增長。
但David也坦言,盡管北美地區非織造布整體發展形勢良好,但行業依舊面臨可沖散制品的發展和用即棄產品的污染問題兩大發展難題,應當引起業內人士的關注。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秘書長張傳雄介紹了國內非織造布行業的發展現狀。他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非織造材料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當前,國際環境復雜多變,但非織造材料的內需市場一直保持穩定發展。近5年來,非織造材料內需市場的占比基本保持在85%左右,一直是支撐非織造材料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主導力量。從非織造材料的應用領域來看,紙尿褲、成人失禁用品、女性衛生用品等一次性衛生材料是國內非織造材料的主要應用市場,且未來仍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過濾、土工、 建筑、包裝材料將保持6%~7%的增長速度;擦拭類制品也將實現快速發展。非織造材料憑借無限可替代的優勢,應用領域已經延伸到各行各業,不斷改變著居民的生活生產方式,國內企業應當加快結構調整以及升級的步伐,開發出更多多元化的產品來滿足終端的需求。
近年來,國內非織造行業的技術創新取得了明顯進步:4.2米ssmms紡熔生產線、8.5米寬幅高強土工布生產線、聚丙烯紡粘長絲針刺土工布、雙組分紡粘水刺超纖非織造布、納米纖維非織造材料、納米纖維非織造材料、彈性非織造布材料的發展,帶動部分非織造材料生產技術進入國際領先地位。
談及行業未來發展,張傳雄表示,國內非織造布行業未來發展重點集中在技術創新、智能制造、責任制造、跨國布局4個方面,行業企業應當以終端需求為導向,盡快建立健康、新型的產業格局和供應鏈體系。同時,在國際形勢較為緊張的大環境下,企業在進行戰略布局是,要穩定信心、堅持產品結構優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維系良好客戶關系。
歐洲非織造布協會科技總監Marines Lagemaat分析了ENADA非織造布產品管理經驗。他說,產品管理是實現環境友好型產品生命周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生產者、供應商和用戶之間分擔的責任、跨供應鏈的可持續對話和工作關系,幫助公司和他們的伙伴滿足產品在安全和環境可持續方面的要求。產品管理包括法規監管、可持續挑戰、技術標準、市場壓力、消費者需求、技術創新多個方面。以技術標準為例,ENADA和INDA在過去數年中出版了多項非織造標準,通用于全球語言標準對非織造布進行測試,可用于非織造布卷材、部分原料及終端制品,這些標準在處理安全、法規關注和改善替代原有方法方面有較為重要的意義。Marines Lagemaat表示,對于非織造產品管理,行業組織機構應當及時關注全球法規體系的復雜性增長,減少媒體的過度關注,自愿引導供應鏈之間的有效對話,助力企業之間建立恰當的契約關系。
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招商統籌局主任陳家榮就“中國醫衛用非織造產品示范基地”的產業發展進行了介紹。
中國醫衛用非織造產品示范基地成立于2014年,總規劃面積約5000畝,分為A、B兩區。按照“醫衛用核心、生活用重典、工業用為輔”的思路,成果搭建高端醫衛用材料“全球第一、亞洲第一、全國十強”三級構架,奠定高端醫衛用非織造產品行業的全國領先地位。現已入駐卷材、底膜、衛生用品等全產業鏈重點企業超過10家,預計達年產值不少于20億元。
陳家榮表示,未來,中國醫衛用非織造產品示范基地將充分借力東麗、貝里等龍頭在尖端新材料研發和生產的前沿優勢,積極培育環保、新型的尖端新材料項目,逐步形成以高端醫衛用非織造材料制品為領軍的尖端新材料產業集群。
歐洲紡織創新中心CEO Pascal Denizart就非織造布的技術創新與應用拓展進行了介紹。他表示,未來非織造布材料發展趨勢主要有采用多組分結構,使用再生和生物基材料;由回收材料制成的纖維、泡沫隔音隔熱材料;用于血液細胞過濾的濾材;可呼吸的防水透氣膜;3D非織造布;新的天然纖維來源(菠蘿纖維、水稻);更加經濟和環保的液體過濾介質;高蓬松非織造材料;生態抗菌的紡織材料;熱塑性聚氨酯基非織造布;具有防水拒油特性的非織造布以及捕捉氣味和揮發性有機物的紡織材料等。非織造布工廠也將更具高靈活性,更加智能、環保,全流程化。
談到立體非織造布時,Pascal Denizart認為,梳理將成為主導技術;紡粘材料不再是2維平面結構;輕型、梳理成網、熱風非織造布將成為今后發展的一大亮點。
RISI非織造布市場雜志總編David Allan分析了全球衛生用品市場及未來發展趨勢。他表示,全球衛生用紡織品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未來5年亞太地區嬰兒紙尿褲將實現快速增長,中國市場增速最為明顯。
衛生用品作為日用必需品,將更注重舒適、私密、安全和環保性能,以及性價比。目前,電子商務已經成為該市場發展最快的銷售渠道,在電子商務的帶動下,傳統品牌衛生用品憑借質量安全性等優勢,市場地位依舊穩固,而自有品牌的質量不斷提升,市場份額穩步提升。原材料的改進,紡粘水刺工藝的發展,結構性解決方案的進步,以及新型萊芬R5等專業設備的發展,均明顯提升了非織造材料在衛生用品領域的應用。他表示,未來全球非織造布市場雖然正在不斷擴張,但增長率在放緩。企業要想取得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大產品研發力度,以科技創新作為新增長點。同時,要注重培育和提升品牌影響力。他強調,發展中的市場有機會從成熟市場中的企業手中奪得思路主導權,創新是實現行業變革的唯一動力。
過濾材料的技術創新與市場分論壇現場
擦拭布產業的發展與消費升級分論壇現場
截至記者發稿時止,過濾材料的技術創新與市場,擦拭布產業的發展與消費升級兩場分論壇還在火熱進行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