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會展開始報名啦:2019年加納中國貿易周(服裝紡織)
?往屆回顧---2018年加納中國貿易周
第二屆加納中國貿易周于5月7-9日在加納的阿克拉.凱賓斯基酒店成功舉辦。做為加納規模最大的中國商品展覽會——中國貿易周得到了加納工商總會、中加友好協會、、加納投資促進中心、加納-中國友好協會和中國駐加納大使館的大力支持。中國展商通過“展覽+B2B現場配對+視頻配對”的方式,接待當地的3000多名采購商。
展會同期,10 多場高水平研討會和交流活動順利舉辦。中國駐加納經商處參贊柴之京先生、加納工商總會CEO Mark Badu Aboagye先生、加納駐中國前大使Amb.Anani Demuyakor先生、活動主辦方 MIE 集團(中東國際展覽集團) 總裁王海林等分別就中加雙邊經貿關系、加納市場發展前景、互利互惠等方面做了發言。共有 60 多家媒體參加了 5 月 7 日上午的媒體發布會。
展會地點---加納首都 阿克拉
阿克拉是加納首都和最大港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國境東南部,瀕幾內亞灣。非洲最靠近0°經線和0°緯線的大城市。人口229萬(2012年)。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重要的可可豆、金剛石市場。公路四通八達。建有本國唯一國際航空港科托卡國際機場。
國家概況
加納位于非洲西部,幾內亞灣北岸,面積23. 95萬平方公里,人口2750萬。以其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及配套的倉儲設施,使其經濟開放度較高,貿易活動比較活躍,素有商品和貨物集散地之稱,具有相當的市場容量和輻射功能。
加納資源豐富,諸如黃金、鉆石、鋁礬土、猛等儲量均居世界前列,此外還有石灰石、鐵礦、紅柱石、石英砂和高嶺土等。加納森林覆蓋率占全國面積的34%,黃金、可可和木材三大傳統出口產品是加納的經濟支柱。加納生產咳咳,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
加納經濟結構單一,工業基礎薄弱,日常生產和生活物資基本依靠進口。根據加納中央銀行的統計數據,2007年加納全國進出口總額約為122.7億美元,其中進口總額約為80.74億美元,同比增長19.5%。同時加納貿易逆差也增長了28%,達38.79億美元加納主要進口商品按照商品分類主要劃分為兩大類:石油類進口商品和非石油類進商品。2007年,受國際油價上漲等因素影響,加納石油類進口商品占其進口總額的比例由2006年的24%上升至26%,總額約21億美元。非石油類進口商品主要包括機械設備、食品藥品、通訊設備、紡織服裝、輕工產品、建筑材料、汽車及零配件等,總額約為59.68億。
加納的外匯管理比較靈活寬松,外國企業以及個人對加納出口的所得,可以通過銀行匯出。小額外匯可以到市場通過外匯兌換所自由買賣。
加納的外匯管理比較靈活寬松,外國企業以及個人對加納出口的所得,可以通過銀行匯出。小額外匯可以到市場通過外匯兌換所自由買賣。
中加雙邊經貿合作情況
1960年7月5日,中國和加納建立外交關系。建交以來兩國高層領導人多次互訪,兩國在政治、經濟等領域的合作關系不斷發展。中方共承擔加納國防部辦公樓、醫院、外交部辦公樓、海岸角體育場、沃爾特醫科大學等援助項目,正在實施打井供水等項目。中國與加納間雙邊貿易規模在2015年再創新高,達到66.04億美元,較2014年增長18.2%。
中加簽有經濟技術合作協定、貿易協定和保護投資等多項協定,設有經貿聯委會,2015年3月在北京舉行了第三次會議。2016年,中加貿易額為59.76億美元,其中中國出口46.71億美元,進口13.05億美元。中方主要出口機電、紡織品、鋼材,進口原油、錳礦砂、可可豆等。
當前加納正積極謀求經濟轉型,力圖實現工業化,打造出口導向型經濟。加方迫切希望引進中國資本和技術,學習中國發展經驗,分享中國發展和中非關系發展紅利。兩國在農業、基建、航空、能源、投融資及產能合作等領域合作潛力巨大。
中加合作項目
我國數十家大型央企和國企進駐加納,先后有中水、葛洲壩、湖南建工、深圳能源、中石化、中鐵建工等企業采用兩優貸款、商業貸款和PPP投資等模式成功運作并實施了布維水電站、凱蓬供水、北部電網改造、特碼發電廠、塔科拉迪天然氣液化中心、海岸角貿易市場等一大批項目,總項目合同額20多億美元。
市場概況
服裝紡織
加納服裝紡織生產力薄弱,主要依賴進
加納被稱為“西非門戶”,政局穩定,經濟持續發展,投資環境在西非地區為良好國家,為吸引投資者,加納政府發布了自由區法案,加納投資法等。在加納,大規模生產的紡織企業目前主要有5家紡織廠,所以加納的紡織品主要還是依靠進口,加上隨著加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加納對紡織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斷提升。 加納那邊的服飾全部是以夏衣為主, 色彩艷麗的衣服尤為吸引非洲人的眼球。例如常熟有一家以生產女士服裝為主的公司,從事多年加納出口業務。
據加納貿易和工業部統計,中國向加納出口商品仍以輕工、紡織等產品為主,其中紡織行業在加納紡織服裝領域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數據顯示:加納市場上大約34%左右的紡織品來自中國。在對加納采購商的一項調查顯示: 希望在加納本土能夠直接采購到中國的紡織品,這樣會減少采購環節,降低建設成本,增加銷售利潤的空間。
政府高度重視加納服裝紡織行業的發展
加納政府十分重視紡織服裝業的發展,為了充分利用AGOA法令,吸引外國企業在加納投資建廠,出臺了關稅減免、所得稅減免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同時推出很多行動性規劃。在紡織業方面,加納政府預算案中提出紡織原料進口關稅減少為5%;成立了紡織技術人員培訓中心,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建立1億美金的“現代化循環基金”,用于幫助紡織廠機械設備的恢復、更新,籌建新的紡紗廠及提高工廠織布能力;成立研究和發展中心,研究開發新的生產品種,擴大生產范圍。
對服裝業,加納政府專門成立了總統特別行動辦公室(PSI),負責服裝業的招商、推廣、出口、人員培訓等事務。
往屆參展商名錄
廣州妮希雅服裝有限公司
江西博仕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2017年和2018年連續兩年參展
上海搜杰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佛山市南海區天元紡織布業店
江西雪斯特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展商照片
服裝紡織展商在展會現場十分受歡迎,幾乎一家客戶統計接待3家以上的洽談客戶,江西博仕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更是連續兩年參加加納展會
部分加納服裝紡織進口商名錄
展品范圍
家居用品:日用品、鐘表、花瓶、像框、木制品、銀器、蠟燭、餐具、玻璃器皿、特藝家具、廚房用具、餐具、燈具、箱包等。
禮 品:禮品、干花、陶瓷、瓷器、手編工藝品、飾品、銅器、人造花、禮品包裝等。
服裝服飾:運動服裝、兒童服飾、泳裝、皮帶、錢夾、領帶、鞋帽等。
電子產品:小家電、CD機、錄音機、電子玩具、電池、冰箱等。
進入加納的十大理由
市場廣闊:加納地處西非要塞,輻射西非2.5億人口的大市場。
獨有的區域優勢:加納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
豐富的自然資源:加納盛產可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
穩定的政治環境:其完善的國家管理體系,安定的社會和政治環境。優越的區域地理位置,以及相對良好的國民教育素質都給加納社會經濟發展營造了較好條件。
政府政策支持:加納政府重視對基礎設施和資源開發等領域的投資建設。 一帶一路重要的交匯點,響應中非合作伙伴新戰略。
多元化的經濟發展道路:與嚴重依賴石油經濟的西非第一大經濟體尼日利亞不同,加納的經濟發展走的是多元化道路。
新興的投資熱土:加納首都阿克拉是西非最受歡迎的投資目的地之一,在零售、金融服務、科技和建筑等領域吸引了大量投資。
未來前景廣闊:加納在未來經濟增長率將以5%的增速繼續增長。
超前的消費意識:雖熱加納人均經濟GDP不是很高,但是受西方的消費理念影響,喜歡超前消費。
西非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得利于合理的經濟管理制度以及石油黃金可可對經濟的貢獻。
參展的十大理由
B2B買家賣家配對:2017年加納貿易周實行的是B2B買家賣家精準配對模式,確保每家參展企業都能有至少5家優質的采購商。2018年加納貿易周我們仍會實行B2B買家買家配對的模式。
低成本接觸客戶:公司要接觸到合格的客戶,參加展會是最有效的方式。根據調查顯示,利用展會接觸客戶的平均成本僅為其他方式接觸客戶成本的40%。
結識大量潛在客戶:研究顯示,以一家展商攤位上的平均訪問量為基數,只有12%的人在展前12個月內接到該公司銷售人員的電話;88%為新的潛在客戶,而且展會還為參展商帶來高層次的新客戶。對于參展公司的產品和服務來說,展會上49%的訪問者正計劃購買那些產品和服務。
節省時間—事半功倍:在三天的時間里,參展商接觸到的潛在意向客戶比其6個月甚至1年里能接觸到的客戶數量還要多;更重要的是,面對面地與潛在客戶交流是快速建立穩定的客戶關系的重要手段。
手把手教客戶使用產品或感受服務:企業銷售人員攜帶產品上門進行演示的機會恐怕不對,展覽會是參展商為潛在客戶集中演示產品或感受服務的最好時機和最佳場所。
認清自我,認清行業發展趨勢,認清顧客需求變化: 展會中,企業通過與專業觀展顧客的交流中,也可以獲悉顧客對產品改進的期望和對新產品的需求。
擴大企業影響:我們所舉辦的每一屆貿易周都會邀請當地眾多媒體參加。
展品類型齊全:展會涵蓋的行業較廣,使廠商都有機會選擇適合自己所需的行業,所有買家也有適合需要的交易場所,特別可滿足國際廠商和專業人士的需要。
較高的國際性和專業性:參與本次貿易周的都是行業內最具專業的買家,市場決策者,商業家所參加。
現場活動推廣:展會期間會舉辦各種互動環節,提升參與附加值,提高宣傳效益,提供更多商業機遇。
2019年加納中國貿易周
參展商報名表
展會增值大禮包
為了幫助出境參加展會企業獲得線上線下同步獲取更多訂單業務,從即日起凡報名參加的阿聯酋貿易周會展企業,將會得到一個價值一萬元的增值服務(《世界服裝鞋帽網》金牌會員服務一年)。
↓詳情請點擊下面鏈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