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中美貿易陰晴忽變!中國紡織業能否離開美國?
繼7月30—31日,中、美雙方剛剛在上海結束第12輪磋商!
而美國代表一回去,美國總統——特朗普就“變臉”,宣布美國將從9月1日起對中國總價值3000億美元的貨物加征10%的關稅(部分推遲至12月加征關稅),不過,與此同時,他也對同中國的貿易談判結果表示出積極的態度……
1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表示,特朗普政府將推遲原定于下月開始對包括筆記本電腦和手機在內的某些中國產品征收10%的關稅。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一份聲明中稱,其他產品的關稅將被推遲到12月15日,其中包括“電腦、視頻游戲機、某些玩具、電腦顯示器,以及某些鞋類和服裝產品”。這讓紡織業緊繃的神經,稍稍放松了一些。
談判還要繼續,紡織業能否離開美國?
中美貿易陰晴忽變,談判的走向一直牽動著棉紡企業人士的神經。假如離開了美國,中國的棉紡織業能否生存?
近期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棉花、針織或鉤編的服裝及衣著附件進出口數據進行了搜集、整理、分析,樣本取自6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海關總署發布的統計月報表(即《對部分國家(地區)出口商品類章金額表》和《自部分國家(地區)進口商品類章金額表》)中重疊的15個國家,分別為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哈薩克斯坦、羅馬尼亞、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土耳其、烏克蘭、新加坡、伊朗、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通過將15個國家與美國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一、WTO為中國紡織品打開世界之窗
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舉行的世貿組織第四次部長級會議上審議并批準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也正是從此時開始,中國的紡織品出口貿易總額開始直線增加(見圖1)。

二、“一帶一路”為中國棉花、紡織制品開啟新時代,但重點部分美國霸主地位仍難動搖
1、越南“一枝獨秀”,“一帶一路”國家合力顯現
從大的類別來看,第11類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中,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越南的數據都非常的搶眼。走勢圖異常高于其他國家。


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進口金額,位列前三位的分別為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其中,中國自越南進口金額占上述15國合計金額的占比從2014年的21.8%逐漸增加至2019年的41.6%,且2015年至今自越南進口金額均大于美國。中國對越南出口金額占對上述15國出口金額合計的占比為30%左右,其中僅越南一國就占據了3成,不容小覷;中國對上述15國出口金額合計為對美國出口金額的1倍以上,“一帶一路”國家合力顯現。

2、針織或鉤編的服裝及衣著附件進出口
針織或鉤編的服裝及衣著附件進口部分,自越南進口金額依舊明顯高于其他國家,上述15國中排名前3位的越南、土耳其、印度尼西亞三國金額之和占15國合計金額的70%以上,上述15國合計金額是美國的20-120倍不等。


盡管如此,在針織或鉤編的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部分,上述15國的合計金額小于美國,對美國的出口金額是上述15國的2倍左右,從紡織服裝這一項單獨來看,美國市場的主導地位依然明顯。


綜上可見,盡管“一帶一路”國家為中國帶來了不少機遇,且數據也印證了中國近幾年在越南大幅度建廠后對越南進出口的帶動,以及“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合計金額為美國的倍數,即從類別來看,第11類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進口金額合計為美國的4-6倍,出口金額為美國的1倍以上。但是從該類別包含各單項來看,針織或鉤編的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方面,美國的霸主地位暫難動搖。
紡織業如何應對?
逐步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調整產品結構,面向中高端市場。
加快產能升級,提升設計及品牌影響力。
產業轉移。
擴大內需。
正如中美雙方聲明的那樣,雖然特朗普再度翻臉,但雙方的會談不會取消,仍在向著好的方面努力,一年多來,飽受中美摩擦之痛,但作為中國經濟重要支柱產業之一,紡織業同樣顯示出自己的堅韌特性,轉型升級作為紡織產業當前的重要任務,中國紡織工業轉型升級新發展表現在制造智能化、渠道多元化、責任全球化三大方面。
中國紡織工業需圍繞科技創新發展,并關注新興纖維、高端裝備等基礎研究,同時跨界合作,將創新成果轉換到醫療衛生、安全防護、生態環保、交通環保、航天基建等其他領域。此外還要整合資源,形成產業協同優勢,建設世界級的先進產業集群。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