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置傳感、無線通信或健康監測技術為下一代可穿戴技術和智能服裝提供動力
近年來,智能可穿戴設備快速發展,作為其中重要部分的智能織物也因此迎來發展的熱潮,在生物醫療監測、國防軍工等領域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然而,智能織物多以傳感器、導電纖維、納米顆粒等作為其智能傳導的重要部件,加工過程復雜、加工難度大成為制約其大規模應用的因素之一。
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RMIT)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經濟高效的激光打印技術,用于快速制造嵌入有儲能裝置的紡織品。在短短3 min內,該技術可以生產出10 cm x 10 cm的智能紡織貼片。該貼片具有防水、可拉伸性能,并且易于與太陽能電池或其他電源輕松結合,是一款強大而持久的、可直接激光印刷的儲能裝置,克服了現有電子紡織品儲能技術的主要缺點。
RMIT科學學院的研究員Litty Thekkakara表示,具有內置傳感、無線通信或健康監測技術的智能紡織品需要強大而可靠的能源解決方案。目前智能儲能紡織品的制備方法,如將電池縫在衣服上或使用電子纖維,可能既麻煩又沉重,并且還存在容量問題。而且電子組件與汗水或環境中的水分接觸時,也會遭受短路和機械故障。我們基于石墨烯的超級電容器不僅可以完全清洗,而且可以存儲為智能服裝供電所需的能量,并且可以在數分鐘內完成大規模生產。
該研究分析了概念驗證型智能紡織品在各種機械條件、溫度和耐洗性測試中的性能,發現其能保持穩定和高效。這項研究通過解決與電子儲能相關的性能與制備方面的挑戰,希望為下一代可穿戴技術和智能服裝提供動力。
RMIT名譽教授兼上海理工大學教授顧敏說道,該技術可以實現電子紡織品可再生能源的實時存儲,通過使用基于多焦點制造和機器學習技術的先進激光打印,它還為更快的卷對卷制造提供了可能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