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轉型路上的老牌快時尚公司思捷環球尚未探索出一條合適的發展道路。日前,思捷環球控股有限公司公布了2015財年財報,截至2015年6月30日,思捷環球營業額下降19.84%(按人民幣計算下降11.5%)至194.21億港元,連續四年下跌,凈虧達36.83億港元。
從財報來看,思捷環球并未找到有效的辦法阻止經營虧損。截至今年6月底,思捷環球銷售額下降19.84%,創下了近四年最大的跌幅,這也導致了高達36.83億港元的巨額虧損,而上年同期則凈收入3.61億港元。思捷環球的毛利為96.95億港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2%。值得一提的是,思捷環球的所有市場銷售均出現較大程度下跌。其中,占據集團46.8%份額的最大單一市場德國市場銷售額跌幅為20.9%,除德國外的歐洲市場銷售額跌幅為21.%,亞太市場跌幅為14.9%,北美市場跌幅為10%。
思捷環球方面表示,目前市場整體的嚴峻態勢對集團產生了不利影響。集團的最大市場歐洲受制于異常溫暖的天氣導致的促銷壓力和以減價為主導的銷售環境,亞太市場業績下滑則主要因中國經濟放緩導致的消費乏力。對思捷環球而言,2015財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
思捷環球曾是香港最著名的服飾品牌,旗下擁有“ESPRIT”等知名品牌,輝煌時期的思捷環球銷售網絡遍布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146家直營店鋪和11706家批發銷售網點,銷售額最高達338億港元。但自2011年以來,思捷環球的業績逐年下滑,一蹶不振。2011年,思捷環球提出轉型計劃。兩年后再次提出2013-2016年的復蘇戰略計劃,引入垂直模式改善產品和經營,但現在看來收效甚微。
業內人士認為,思捷環球作為老牌的快時尚品牌,正面臨著來自ZARA、優衣庫等新快時尚品牌和電商品牌的夾擊。對于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思捷環球的應對顯得滯后,在價格、款式等方面思捷環球旗下的ESPRIT都不具備優勢。同時,一直以來思捷環球把歐洲作為主要市場,歐元對人民幣近年來持續貶值,對思捷環球“中國成產、歐洲銷售”的商業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毛利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