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說:我在中國有一個很大的體驗,買不到一條好的毛巾,要么褪色,要么脫絲,但在日本花30~40元就可以買到一條很好的毛巾。這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不是沒有錢,不是不愿意為質量買單,而是因為制造業領域里面長期形成了物美價廉的概念。隨著中國中產階層消費者的崛起,制造者價廉物美的邏輯被打破了。從這個層面上看,我對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有很大的信心。
2015年以來,紡織服裝行業國內終端消費需求仍顯疲軟,海外主要發達經濟體消費持續低迷,成本端棉價及化纖價格下跌對行業盈利形成一定支撐;紡織業在成本端改善的情況下運行相對平穩;服裝業庫存小幅改善,但受終端需求疲軟影響仍面臨較大經營壓力。
財務方面,2015年紡織行業收入增幅繼續回落,利潤增速基本持平,盈利能力保持穩定,債務負擔小幅下降;服裝行業2015年收入和利潤增速均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庫存調整有一定改善,財務負擔有所降低,經營獲現對債務的保障程度尚可。
展望2016年,需求方面,在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下滑預期下,行業內需增速仍小幅承壓,國外主要消費體需求難以實質性改善,但人民幣貶值帶來的出口提振效應或將使得外需有所改善。供給方面,未來紡織行業新增產能可控,服裝投資增速仍保持較高水平,但行業領先企業已進行庫存調整,預計未來調整仍將進行,整體紡織服裝行業供需格局較2015年不會發生實質性變化。
競爭方面,紡織服裝行業集中度仍很低,快時尚品牌進入加劇了行業競爭,且電商渠道競爭日趨激烈,行業對外出口競爭力仍維持,但受東南亞成本比較優勢沖擊市場份額存在進一步下降壓力。成本方面,行業主要原材料棉花價格或反彈,但化纖價格仍將維持低位,同時服裝渠道成本仍將位于高位,企業仍將處于關店調整階段。財務方面,紡織行業整體規模仍將低速增長,債務負擔和償債指標有望保持穩定;服裝行業仍將處于調整期,財務表現難以實質改善。
移動互聯網時代是以用戶為王、體驗為王、速度為王、平臺為王的全新時代。而今,又從IT過渡到DT時代,大數據應用日漸深入和廣泛,這是一個隨時可能出現顛覆者的時代。那些曾經創造無數輝煌的核心競爭力正在成為企業的束縛,不改變就意味著死亡。移動互聯網時代市場競爭將由粗放型的競爭轉向差異化競爭,不管是服務經濟,或是體驗經濟一定會步入這個時代,最終演變為組織方式的變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過去都在談規模化,未來可能就是小而美的差異化時代,每一個領域都可能出現小而美精致的個性化公司,它們都有自己特定的消費群落,它們有可能會改變這個產業的最終格局。
業內認識認為,2016家紡行業將會是一個轉折關鍵年:
一是傳統的那種依賴規模擴張的方式已經走到天花板,接下來必須依靠品牌與品質,依托產品的創新與差異,才能俘獲消費者的信任;
二是品牌已經從床品、毛巾、地毯轉向布藝及家紡全品類,產品品類之間的壁壘已漸趨模糊,家紡全品類全品相品牌企業競爭力趨強,家紡品牌企業的整合能力得以提高;
三是個性化家紡企業突起,那些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積極推進線上線下渠道整合,產品品質及樣式符合新中產階層和年輕族群喜好的家紡企業,將會活得比較精彩;
四是行業洗牌已到臨界點,一批產品質量低劣、渠道市場單一、設備老舊及后處理粗劣的小作坊企業將面臨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