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漲羽絨價格讓摻假現象頻發 晉江企業打擊“膠水絨”
近段時間以來,一路高漲的羽絨價格讓摻假造假現象頻發,已經嚴重影響了羽絨行業的健康發展。7月30日,針對尤為嚴重的“膠水絨”造假現象,中國羽絨工業協會發布倡議書,倡議書里提出了“膠水絨”的危害及影響,更明確指出了“膠水絨”的產生是業內不正當競爭的市場現場,也是一種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制假造假的違法行為,要堅決抵制“膠水絨”。
“真是越貴的產品,越容易出幺蛾子!”“‘膠水絨’這種摻假造假行為,對整個行業而言都是巨大的傷害。”“膠水絨”的出現,導致許多不懂分辨的采購商花錢買到劣質產品。”……倡議書的發布引起業內高度重視。昨日,記者致電近十家本土服裝企業,大多數相關負責人都表示剛剛獲悉,十分震驚。
“我們也是看到倡議書才關注這一件事的,目前我們已經通知相關采購部門關注此事,并對現有材料進行盤查。”安踏質量管理中心高級經理譚萬昌告訴記者,“膠水絨”對企業的影響很大,如果企業不慎使用該材料,不僅達不到天然羽絨的保暖效果和質量,還將對品牌造成負面影響。
“膠水絨”究竟為何物?記者從國家服裝服飾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主任王志勇處獲悉,所謂“膠水絨”就是用一種化學粘膠劑噴在絨子上,將不屬于絨子的絨絲、羽絲、粉塵粘在絨子上,充當絨子賣,號稱這樣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潤。“顯然,‘膠水絨’是某些供應商為了利潤而不擇手段的做法。但如果企業不慎采購,由此帶來的售后問題更多,對消費者而言,‘膠水絨’填充的羽絨服,不僅影響產品舒適的體驗,所謂的‘膠水’還可能危及消費者自身健康。此外,該產品在使用不久后就會出現跑絨、鉆絨的情況。”
在王志勇看來,這樣的現象不僅會給消費者帶來安全隱患,還將影響企業形象。他指出,消費者并不是一味地追求低價,只是不良商家的偽劣產品拉低價格,讓消費者覺得做了“正確”的選擇,卻最終發現被騙。這種受騙感影響的不僅僅是一個品牌,更是羽絨品類的整個消費市場。
鑒于羽絨原料企業對制品行業的影響不容小覷,對品牌的聲譽影響極大,王志勇建議企業一定要控制好源頭,才能夠穩定產品質量。“企業在采購時一定要借助資深經驗人士進行鑒別,或者就要尋求專業機構的力量進行鑒定。”
“事實上,這個現象近段時間頻發,但很多企業還未意識到。中國羽絨工業協會發布的倡議書,讓更多人意識到事態嚴重性。”王志勇表示,引領羽絨行業提升“中國制造”產品檔次,需要同行的共同努力,堅決抵制劣質、造假產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