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紡織服裝業逆勢上揚“產業集聚度高已形成3個千億級市場
第二十一屆江蘇國際服裝節日前落下帷幕,但是江蘇的服裝產業創新求變高質量發展卻拉開了大幕。在江蘇國際服裝節現場,涌現出一大批隱形冠軍。中國工業報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老企業已從傳統的服裝行業演變成時尚潮流的引領者。
江蘇服裝節不僅為江蘇紡織服裝產業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的產業集群,還培育了一大批享譽國內外的自主品牌。
展會現場,“常熟原創”就吸引了不少關注。常熟市服裝設計師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儲開政介紹,這里展示了常熟12位本土設計師的作品,包括童裝、女裝、男裝、禮服等。盡管有些在市場上名氣還不是很響,但它們在不同的渠道都有了一席之地,包括為企業服務,進行開發打樣,接訂單。還有不少設計師專注自主品牌,通過網絡進行銷售,去年年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
國企老品牌黑牡丹,從最初的牛仔面料生產,延伸至成衣制作,推出自己的品牌ERQ。黑牡丹營銷部經理錢志英介紹說,在推出品牌的路上,他們也經過了一番摸索,最終決定放大自身的牛仔面料優勢,專做“牛仔”系列的成衣。而近兩年主打的“個人定制”更是受年輕人青睞,拉鏈、配線、貼布……任何細節都能個性定制化。
“科技”元素也不斷加入服裝紡織行業。蘇州天順運營總監姜晶晶介紹,他們正在研發“自動售衣機”產品,估計明年就可以投入門店應用。消費者來到自動售衣機前,通過3D技術自動測量尺寸,選擇自己想要的面料款式后,7天后一套適合自己的衣服就能送貨到家了。未來,有了“自動售衣機”,企業再也不用擔心服裝前期的貼牌量、庫存積壓,減輕企業現金流壓力。
“產業集聚度高,已形成3個千億級產業基地和3個千億級市場,70多個紡織產業集群,吳江化纖、常熟服裝、南通家紡、江陰毛紡、金壇服裝、阜寧過濾材料、沭陽包覆紗等集群各具特色。”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張樂夫在發布會上介紹,江蘇紡織服裝已建成4家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9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38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中復神鷹和鷹游紡機參與的“干噴濕紡千噸級高強、百噸級中模碳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18年有36項成果獲中紡聯科學技術獎。
目前,產值超萬億的江蘇紡織服裝行業在境外建立了近百個工廠,協議外資超10億美元,總數和投資額均居全國首位。在轉型升級中,江蘇高端紡織產業集群在全國規模第一,16個百億特色名鎮、15家百億級企業,形成了產業鏈完整、專業特色明顯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整體競爭力提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