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之都”冬眠后蘇醒:廣州服裝行業重啟突圍
在等待了一個多月后,江西人周紅決定放棄繼續運營小作坊,從而結束她在廣州二十多年的服裝生意。
“一直等不來員工回流,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復工,不想再白白給房東交租金了?!敝芗t的工廠位于廣州海珠區后滘村,這里距離中大紡織商圈不過七八公里,是湖北制衣員工的落腳點之一。
雖然只是雇傭兩三名員工的小微企業,但類似的制衣工廠廣泛分布在中大紡織商圈以及白云區周邊,與流花、沙河和十三行形成“前店后廠”的關系,共同構建起華南最大服裝圈的生態。
中大紡織商圈停擺了一個多月,對服裝下游產業鏈的蝴蝶效應已現。蘑菇街女裝供應鏈負責人香果向記者表示,受疫情影響,商家早已備好的春季新裝需求未充足釋放,再加上春季的銷售周期較短,導致批發市場出現積壓。
3月25日,廣東省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會長卜曉強分析稱,疫情對行業的沖擊可能持續到8月份,企業流動資金及費用壓力非常大。截至目前,廣東省重點紡織服裝專業市場開市商鋪數已超過六成,但采購商客流下降、商品流通不暢、流動資金緊張等一系列問題仍然困擾市場復蘇。
他表示,疫情結束后,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將根據服裝企業需求,針對性策劃舉辦線下促消費行動,聯合各專業市場、產業集群開展促消費活動,并爭取在廣州市北京路步行街等時尚地標設立會場,目前已在積極籌備中。
產業鏈節奏打亂:貨源為庫存夏裝銷售“趕不上”
后滘村是海珠區的一個城中村,相對便宜的租金成為小型制衣廠選址此處的重要原因。周紅的作坊有十臺機器,裁床、燙床和燙爐等設施具備,她本以為3萬元的低價很快就能轉讓出去,但至今仍無人問津。
按照往年的情況,元宵節過后便是中大紡織商圈繁忙的招聘季節,制衣廠的老板不惜開出上萬元的薪金招聘熟手技工。進入3月中旬,廣州各大專業批發市場陸續復工,“時尚之都”正從沉睡中逐漸蘇醒過來。
在紡織服裝流通領域,廣州中大紡織產業商圈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經過30余年發展,這里已成為全球知名、國內首屈一指的世界級紡織服裝面輔料交易市場集聚區。“全國面料看廣東,廣東面料看中大”絕不是一句空話。僅中大紡織商圈,59個專業市場及近2.3萬個商戶參與其中,直接從業人員多達7.4萬人,經營服裝面輔料超過10萬種,年交易額估算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服裝是電商滲透率最高的品類之一,但互聯網并不能取代生產制造的過程。有服裝設計師向記者表示,盡管服裝市場經歷了20年的電商化,但中大紡織商圈的批發市場依舊興旺,原因在于制衣所需的面料必須經過實際接觸才能確定質感,這是互聯網無法取代的步驟。
1月底,中大紡織商圈59個專業批發市場全部推遲開市,時至3月9日,廣州輕紡交易園復市營業,成為中大紡織商圈首個迎來復市的市場。一個多月時間,下游的制衣廠遲遲未能得到原料供應,影響了服裝行業的復蘇進度。
沙河是廣州三大服裝交易集散地之一,其最著名的批發市場之一萬佳服裝批發市場在3月17日才正式復工,市場的多位商戶均向記者表示,由于工廠尚未完全復工,目前的貨源大多來自節前的庫存。
蘑菇街女裝供應鏈負責人香果向記者表示,在疫情出現早期,不少批發市場的商戶提前準備了今年春季的新裝,但受疫情影響,這部分需求未有充足的時間釋放,再加上春季的銷售周期較短,導致批發市場出現了積壓。
與此同時,應季的夏裝新款由于面料供應不足和制衣廠復工進度不理想,商戶也很可能錯過即將到來的夏裝銷售。
至于對下游產業鏈的影響,根據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3月初的行業調研結果顯示,有71.2%的調查企業反映目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工不同步導致原輔料供應不上、銷售渠道不暢。
“疫情的確打亂了整個產業鏈的節奏和安排?!辈窌詮?月22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服裝行業的季節性銷售來說,每年的3月和4月是夏裝的出貨時間,6月和7月將轉入銷售淡季,目前客流、物流的恢復并不理想,將影響企業的現金流。
面料供應商楊東偉向記者表示,往年春節復工后的3個月是商戶全年最重要的月份,因為營業額占比達到35%,剩下九個月的才占65%,他已經做好了今年全年將出現虧損的準備。
湖北務工人員“遲到”,外貿訂單遭砍成隱憂
湖北省是中大紡織商圈勞動力重要來源地。根據公開報道,往年正常情況下這里有來穗人員約15萬人,其中湖北籍人員約有5.2萬人。
他們的“遲到”,一定程度上使得當地實際復工情況難言理想。香果對記者說,由于大部分合作的商家都是湖北人,從近期的經營情況看,廣州服裝業的整體復工水平還未到原來的10%。
“一個可以對比的同期數據是,原來蘑菇街上Top 100的商家有60%的商家排名都往下掉,甚至有20%的商家跌出Top 100,但廣東省的揭陽市(確診案例只有10例)受疫情的影響較少,部分商家的排名從原來的Top 100以外上升至20多名。”香果說。
3月12日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海珠區專場)上,海珠區副區長孫偉介紹,廣州市中海珠區湖北籍人員最多,高達19.2萬人,經摸查統計,有17.4萬湖北籍人員還在湖北。
近期,湖北各城市陸續解封讓曙光初現。湖北籍外來務工人員開始陸續出省,并于近日形成返穗小高峰,百度地圖慧眼的數據顯示,3月15日后湖北的遷出趨勢明顯增多,遷出目的地前三主要為深圳、東莞和廣州,合計占湖北遷出整體規模約30%。根據廣州市3月22日最新政策,湖北低風險地區持湖北健康碼綠碼人員便可來穗返穗。
不過,隨著疫情在全球大流行,服裝行業的外貿訂單正出現“砍單潮”,當下脆弱的供需平衡或將再被打破。
卜曉強表示,目前服裝行業有大約三至四成訂單為外貿訂單,內銷訂單接近六成,但受疫情影響,來自歐美、中東等地的外貿訂單已遭到大規模的取消。他掌握的數據顯示,目前被取消的外貿訂單約80%。
服裝行業曾是我國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但是受外貿需求減少及外資品牌沖擊影響,服裝行業的增長已趨于放緩。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服裝產量244.72億件,同比增長3.28%;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累計9778.1億元,同比增長2.6%;累計完成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1513.7億美元,同比下降4.08%。
批發市場復工直播帶貨,“當下要恢復服裝商家信心”
記者近日走訪中,在萬佳等服裝批發市場陸續有商戶復工,而復工不僅僅是入貨,電商平臺上重開直播也是復工的一部分。京東旗下社交電商平臺京喜提供的數據顯示,有廣州商家在得到直播等流量資源扶持下,銷售訂單量環比增長31倍,銷售額環比增長51倍。
實際上,中大紡織產業商圈在業態、模式、配套等方面早已疲態漸顯,商圈的產業內容亟待創新,整體的轉型升級已是箭在弦上。近期,廣州就《廣州市打造時尚之都三年行動方案》公開征求意見,并出臺《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前者提出未來3年廣州將培育25家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行業龍頭企業,培育建設不少于3家時尚產業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工業設計中心,后者則預計到2022年,廣州將扶持10家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頭部直播機構,培訓1萬名帶貨達人。
而在疫情沖擊下,廣州市2月推出十五條措施,通過減免全市線下商業實體店經營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2個月租金,目前已落實減免租金8.3億元。
據記者了解到,紅棉時裝城、誠大時裝廣場和萬佳服裝批發市場等均就減免租金公布了具體政策,部分市場除了免收兩個月租金外,4月至下半年的租金仍有一定的折扣優惠。
“整個中大布匹市場由十幾二十個大小不一的獨立紡織城組成,每個商戶租金平均下來每年都要個二三十萬左右,對于這個平均毛利只有10%-15%的行業來說,白交兩個月租金而顆粒無收,對商戶來說影響是非常大的?!睏顤|偉說。
不過,在卜曉強看來,表面上看是租金問題,但實際上即使免租金一年,如果沒有客流、物流和現金流的恢復,商家的銷售也無法重振?!澳壳坝绊懛b行業的因素主要是兩方面,一是疫情影響了客流,二是國際市場的原油價格戰直接影響全球的金融和消費市場?!?/p>
他認為,當下最重要的是恢復服裝商家的信心,其次是拉動國內的服裝需求,而且拉動的方式必須要有抓手,“不是加大工廠的生產,而是有效拉動國內消費者對服裝的需求?!?/p>
?。ㄎ闹械闹芗t、楊東偉均為化名)
來源:新京報 作者:陸一夫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