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深化推進紡織工人隊伍建設改革
17日,記者從市總工會獲悉,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部署要求,突出紡織行業產業工人職業技能提升,日前,市總工會、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紡織工業協會聯合出臺了《南通市紡織行業產業工人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南通作為聞名全國的紡織之鄉,紡織業是重要支柱產業和特色富民產業,歷史悠久、基礎扎實、門類齊全,在我市經濟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19世紀末,清末狀元張謇先生秉持“實業報國”理想,在家鄉墾牧植棉,創辦大生紗廠等紡織企業,奠定了南通紡織業發展的基礎,開創了近代民族機器紡織工業的先河。一百多年來,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目前全市紡織業產值位居全國前列,紡織品出口額全省第一,吸納就業人口占全部工業的四分之一以上,全市僅高端紡織規上企業就超過1000家,18家企業躋身中國紡織服裝企業500強。
新時代南通紡織業的強盛夢想,賦予了紡織企業和紡織人更多的發展機會、重要的歷史責任。此次出臺的《意見》就明確了三大計劃、五大措施,圍繞保障職工就業穩定、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促進“后疫情”時期紡織行業持續發展、加快打造南通高端紡織產業等方面,全面深化推進全市紡織行業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通過三年(2019-2021)努力,全市紡織行業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達到10萬人次以上。
《意見》從崗位培訓、技能提升、工匠培育三個方面提出了工作目標,要求實施紡織行業職工全員崗位培訓計劃,加強紡織行業從業人員各類崗前培訓、安全技能培訓、在崗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通用職業素質等綜合性培訓。實施打造高端紡織產業技能人才提升計劃,推動促進高端紡織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建設,遴選培育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2個以上市級紡織行業技能人才培訓示范基地、2所以上紡織行業技能人才培養示范職業(技工)院校、10家以上紡織行業產教融合型市級示范企業。實施紡織行業傳統工藝工匠培育和智慧紡織緊缺技能人才培養計劃,將紡織行業傳統工藝工匠培育列入鄉土人才培育計劃,發揮工藝大師、技能大師“傳幫帶”作用,推動建設10個以上技能大師工作室、20個勞模創新工作室。
《意見》要求,發揮企業培訓主體作用和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培訓基礎作用等各類培訓載體作用,共同實施職業技能培訓,打造校企合作示范項目,建設一批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技術服務于一體的實習實訓基地。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推動紡織行業技能人才職業資格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等多元化評價體系改革。加強基礎服務能力建設,推動職業院校“雙師制建設”,推廣“互聯網+職業培訓”,加大紡織行業職工學歷提升“圓夢行動”力度,鼓勵一線職工提升學歷。推動職工科技創新,探索建立跨企業的行業“勞模創新工作室”集群創新機制,將個人智慧凝聚成行業的智庫。
此外,為確保紡織行業產業工人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落地見效,《意見》規定,實施紡織行業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期間,企業、培訓機構和職工按照規定享受有關補貼。
![關注微信獲取最新資訊](http://static.sjfzxm.com/images/blank.jpg)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