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涵養“人才生態” 激發創新活力
在南通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暨第三屆通商大會上,海安市啟弘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入選“南通十大綠色發展示范民營企業”。繼先后獲得“2018年全國紡織園區建設突出貢獻企業”“2019年南通市五一勞動獎狀”等多項榮譽之后,啟弘紡織再上南通市民營企業“群英榜”,成為當之無愧的行業領跑者。
人才是決定事業成敗的關鍵,是企業的核心。啟弘紡織獲得“南通市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是其大力弘揚企業文化精神,堅持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職工個人價值同步提升,不斷涵養企業人才“生態圈”的結果。
2011年,邵善龍進入啟弘紡織,成為一名普通的整經工。多年以來,他憑借個人努力和不斷積累的經驗、技術在眾多工人中脫穎而出,被提拔為領班。成為領班后的邵善龍并沒有停止進取的步伐,而是以更加拼搏的精神和奮進的姿態,不斷開拓創新、潛心研究,起草了企業織造品質管控標準,為提高企業標準化管理水平作出了積極貢獻。2017年,邵善龍獲得了由啟弘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偉峰親自設立、頒發的企業特殊貢獻獎,并于今年晉升為織造事業部部長,開啟了管理工作新篇章。“我個人的成長最重要的是得益于我們公司的人才激勵機制,它既讓我的努力得到了公司的認可,也為有能力的員工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邵善龍說。
在啟弘紡織,像邵善龍這樣憑借自身努力,從普通工人成長為管理人員的例子還有很多。劉偉峰多次強調,“饅頭給能干活的人吃,職位給有品行的人坐”,這就是啟弘人才激勵所遵循的法則。
為打通人才激勵通道,啟弘紡織每年都組織開展年度評優工作,并在年終總結大會上舉行創新頒獎儀式。“公司每年會拿出30萬元左右的資金來嘉獎參與創新的員工。同時,不斷完善人才上升通道,助力員工快速成長。”啟弘紡織副總經理熊有根介紹,“目前,我們公司90%的管理層人員都是從一線員工成長起來的。”
人才興旺必將帶來企業快速發展的希望。在啟弘紡織,“如魚得水”的人才生態正充分激蕩著源源不斷的創新活水。目前,啟弘已擁有13項發明專利、14項實用新型專利以及9項外觀專利,研發的“3D雙色絨類面料”“超短毛絨經編面料”“疏水滌綸絨類面料”等被評為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公司綜合實力處于同行領先地位。
在啟弘自主研發的數據集中監控管理中心內,巨大的屏幕上實時播放著生產車間內各生產流程的數據信息,操作臺前,工作人員忙著進行相關數據的整合、分析、監控。這是啟弘強化信息技術在生產運營中應用的縮影之一,以此不斷優化產品的最佳生產工藝路線,實現能源的動態平衡和系統節能,提升綜合利用水平,構建高效節能、綠色環保的智慧工廠。
“我們擁有獨立的研發中心、檢測中心和樣品中心,每年以不少于銷售收入3%的經費作為研發投入,用于和江南大學、東華大學、南通紡院等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熊有根介紹說,目前,啟弘擁有各類研發人才80多名(其中碩博人才3名)、大專以上專業人才100多名,人才“活水”為企業研發創新注入了更多活力。
展望未來,啟弘紡織將專注于紡織科技領域,力爭建成細分行業領域內規模最大、創新能力最強、產品最有特色的科技型紡織企業。“我們將繼續愛才敬才惜才,積極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以人才創新筑牢‘強企’根基。”劉偉峰表示。(蔡誠濮端建)
海安市委宣傳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