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熱點:岳陽市紡織產業鏈發展側記一絲一縷 織就“偉業”
2021年,岳陽將新引進較大紡織企業10個以上,紡織產業鏈年工業總產值達到250億元;2022年,華容縣針織服裝產業園將建成投運,吸納一批織造、服裝項目入園建設;傳統紡織企業升級改造任務基本完成,先進工藝技術和裝備得到普遍應用;十四五期間,年工業總產值將突破550億元。
2015年,一封數千字的“求救信”遞到了時任華容縣政府主要負責人的手中。寫信人是湖南科力嘉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先彪。作為一名成功的華容籍企業家,蔡先彪懷著一份赤子心,返鄉投入8000萬現金創辦了科力嘉。豈料,由于國內外市場連續低迷、生產工藝落后,造成產品大量滯銷,科力嘉到了生死存亡之際。
岳陽市紡織產業鏈辦公室專職副主任、華容縣楊家橋創新創業園管理中心介紹,全市現有紡織企業2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51家,7家省級龍頭企業,絕大部分位于華容縣。可以說,華容紡織企業的狀況就是全市紡織產業鏈的“晴雨表”。
岳陽市紡織產業鏈鏈長、岳陽市政協副主席、華容縣委原書記劉鐵健介紹,20世紀80年代,華容縣章華鎮與三封寺鎮之間的車轱山,發現了距今4200年至6300年歷史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出土遺存就有陶制紡輪。宋末元初,華容已經開始廣泛種植棉花,棉紡手工業特別活躍。到清朝,華容又兩度從美國引進棉種并試種成功,成為承載湖湘農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華容縣紡織產業雖歷史悠久,但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劉鐵健說,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華容縣紡織工業曾一度遭遇嚴重發展危機。為扭轉被動局面,該縣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對8家紡織企業實施改制,明晰企業產權,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主發展、自負盈虧”的現代企業制度,盤活存量資產近2億元,使紡織產業破繭成蝶、煥發生機。
科技賦能——“優結構”提升產業級次
2015年,蔡先彪發出“求救信”的時候,正是華容縣紡織企業和全市紡織產業鏈企業經歷第二次“涅槃”的前夕。
當時是,一朵棉紡成一根紗,依靠“人海戰術”,動輒數百名工人圍著一臺機器轉。蔡先彪的“求救信”讓紡織產業從業者和決策者們意識到,紡織企業必須換個活法了。一時間,“優結構”成為全市紡織企業發展的“新話題”。
全市高起點、高標準編制產業發展規劃;通過無息貸款等方式積極推進紡織產業轉型升級,持續引導企業提升裝備、工藝水平和智能制造水平。
如今,走進科力嘉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由經緯紡機清梳聯合機組、瑞士立達全自動精梳機等系列高端設備,組成的5萬錠規模智能紡紗生產線,“絡紗過程中,機器識別到紗線粗細不勻、結節明顯等狀況時會自動斷紗,顯示屏將報警告知紗線斷頭位置和接頭路徑,降低車工巡查次數。”蔡先彪介紹,“智能化裝備投運,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和能源消耗。目前,每萬錠紗僅需20多名工人,與傳統棉紡企業相比,勞動強度降低8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15%。這套5萬錠規模智能紡紗生產線已成為行業標桿,引領動力紡織行業向智能制造產業轉型”。
科技賦能,提升了紡織產業的級次。2020年全產業鏈年工業總產值達到200億元。主要生產純棉紗、麻混紡紗、麻腈混紡紗、滌綸縫紉線、工業帆布、無紡布、巾被、服裝、嬰童服飾、鞋帽、家紡等產品。科力嘉紡織是工信部紡織產業智能制造新模式試點樣板企業,其純棉針織紗產能居全省第一;湖南科創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其純棉牛仔紗產能居全省第一;湖南華升洞庭麻業有限公司建立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苧麻產品開發中心,成為了國家苧麻產品開發中心,其麻混紡紗、交織布遠銷歐美;岳陽寶麗紡織品有限公司印花巾被暢銷中亞;湖南新美佳嬰童服飾制造有限公司的童鞋引領國內童鞋潮流,并成為迪士尼樂園指定產品;湖南拓富家紡有限公司棉胎產品在國內占有較大市場份額;華容縣從2012年開始,連續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棉紡織名城”稱號。
化繭成蝶——“強集群”推進產業發展
岳陽市紡織產業鏈鏈長、市委副書記陳愛林多次強調,要進一步加大紡織產業鏈招商力度,推動紡織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既是殷殷囑托,也為全市紡織產業鏈的發展錨定了方向。
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里,全市將積極推廣應用紡織新工藝技術和先進裝備,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推進智能制造、“機器換人”,實現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突出建鏈、補鏈、強鏈、延鏈,建立紡織產業鏈招商項目庫,制定年度招商計劃,大力引進紡織行業龍頭企業和領軍人才。積極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紡織產業梯度轉移,實行定點招商、駐點招商和以商招商。推動中小微紡織企業發揮市場經濟主體作用,發掘企業發展潛能,激發企業家主觀能動性和投資積極性,實施小微企業“小升規”成長,培育一批“專精特新”的“小巨人”標志性紡織企業,實行滾動發展。加快華容石伏工業園建設步伐,提高承載能力,吸納一批大型、新興紡織企業集聚,建成全省標志性的紡織產業集群。鞏固提高科創紡織牛仔紗、科力嘉針織紗、華升麻業混紡紗、拓富家紡棉胎、寶麗紡織巾被、新美佳嬰童服飾等產品質量,著力打造自主知識品牌,提高市場占有率。
一絲一縷,織就“偉業”。岳陽市紡織產業鏈的新藍圖正徐徐展開:2021年,將新引進較大紡織企業10個以上,年工業總產值達到250億元;2022年,華容縣針織服裝產業園將建成投運,吸納一批織造、服裝項目入園建設;傳統紡織企業升級改造任務基本完成,先進工藝技術和裝備得到普遍應用,年工業總產值達到300億元;十四五期間,年工業總產值將突破550億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