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為加快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出具體意見
近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山東省紡織服裝產業國際國內競爭優勢削弱,產業轉型升級壓力加大。為促進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發展,凸顯山東產業優勢,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會同省相關部門共同起草了《關于加快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明確了的山東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目標。到2023年,初步形成產業基礎有效提升、產業鏈配套率明顯增強、產業生態圈更加優化的全省性與區域性的產業生態系統。產業集群化特征更加明顯,產業布局更加優化,培育一批生態良好的先進產業集群。產業高端化有顯著進展,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產業品牌化有較大提升,形成一批國內外知名紡織服裝品牌。力爭培育5家以上年營業收入過百億元的國際知名紡織服裝企業,做大做強一批年營業收入在20億元以上的潛力型企業。到2025年,形成基本完善的融通發展、協同創新、共生共贏的全省性與區域性產業生態系統。全省紡織服裝產業通過持續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明顯提升,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特點更加顯著,為我國實現制造強國目標發揮重要作用。
為實現山東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目標,促進山東省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意見》健全了該產業保障體系:
(一)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鼓勵設立紡織服裝產業基金,引導社會資本進入紡織服裝領域,支持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鼓勵各市、縣積極統籌資金,加大對優質產業集群、公共服務平臺、創意設計園區(平臺)、重點培育品牌企業、新技術(成果)、行業重大展會賽事活動的支持力度。加大行業與金融機構產融對接,拓寬產業融資渠道。引導支持符合條件的紡織服裝企業積極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不斷促進紡織服裝企業高質量發展。
(二)強化人才支撐力度。針對創意設計和品牌營銷短板,加大招才引智和院校相關專業學生培養力度,充實壯大一批專業素養高、滿足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的紡織服裝創意設計、品牌營銷人才隊伍。推進紡織服裝企業與高校開展校企合作,鼓勵企業深度參與高職及高等院校紡織服裝類專業課程設置、教學設計,建設實訓基地,為企業量身定做精準化需求人才。加強紡織服裝相關學科專業建設,支持青島大學、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德州學院、山東科技職業學院、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突出前沿引領,強化特色優勢,為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開展豐富多樣的服裝家紡設計大賽和行業技能大賽,在“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中設立紡織服裝分賽,將紡織服裝行業領域獲獎作品納入“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獎勵范圍。
(三)擴大國內外交流合作。以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為導向,加大引進來、走出去和對外合作步伐。積極統籌相關資金,支持紡織服裝企業參加國內國際大型紡織服裝展會,大力拓展國內外市場,推進產業對接,強化產業協同。支持龍頭企業加強海外營銷網絡的建設,擴大山東紡織服裝產品在海外市場的占有率。依托我省產業基礎雄厚、產業鏈條完整、產業體系完善等行業特點,加強與國內外頭部企業的交流合作,積極吸引一批創意設計平臺、知名營銷策劃及品牌推廣機構、高端制造等重點項目落地實施,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建立紡織服裝產業決策咨詢專家智庫,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研究、決策、咨詢等支撐支持。省財政安排專門經費支持開展企業家隊伍培訓,并將紡織服裝行業董事長、總經理等人員納入企業家隊伍建設政策支持范圍。進一步強化對紡織服裝企業的服務引導,建設和完善各級行業協會、產業聯盟,廣泛開展行業跟蹤調研、信息交流共享、產業宣傳培訓等公共服務。加強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加大時尚創意設計、專利技術、商標品牌等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營造公平競爭、有序發展的市場環境。
本次《意見》的起草,將進一步加快山東紡織服裝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推動了山東紡織服裝產業加快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