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男裝品牌“依文” 孵化了小黑裙
高端男裝品牌“依文”用獨立的IP和自己的柔性供應鏈系統,為眾多設計師提供服務,還孵化了小黑裙、小繡服和小紅裙等互聯網品牌。
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認為,從風口轉向價值、從投資轉向產業,是近年來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兩大變化。
11月27日,在浙江正和島三周年慶上,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接受了媒體采訪。這家1994年于北京成立的高端男裝品牌,現已成為一家大型集團化企業。2016年5月,依文戰略投資奢瑞小黑裙、并相繼孵化推出小紅裙、小繡服等互聯網品牌。
這家傳統服裝企業是如何轉型成為服裝產業的整合者和服務平臺,成功打入線上市場的?夏華告訴了我們其中的緣由:
有最好制作工廠、最強產業鏈基礎、最大消費體量的中國,為什么沒有出現幾個ZARA、優衣庫這樣量級的品牌?
原因是中國服裝品牌企業沒有進行深度、縱向的整合。從競爭管理到合作管理,是企業的一個重要轉變。
與其追逐風口,不如做產業的整合者
這些年,傳統企業在轉型升級方面有很大的變化,第一個就是“從風口轉向價值”。原來大家都在追風口,但最后都會沉下來思考:到底為消費者解決了什么?第二個變化是“從投資轉向產業”。前些年我們都在投創業者,但事實上,當你沒辦法給創業者各方面強有力的支持,他們九死一生時,投資人是無可奈何的。
回過頭后發現,在投資上,產業型的龍頭企業面臨著巨大機會。比如依文有22年的產業鏈支撐,我們也孵化了一些項目,我們發現這些項目只要跟服裝時尚相關聯,出去找投資會比其他創業者容易許多,估值也會相對地比其他創業者高。
這些現象讓我覺得產業型的龍頭企業在轉型升級,或者說“互聯網+”上,開始顯現一些結果了。具體來說,我們從五年前開始整合服裝產業,供應鏈端的整合讓我們形成了集合制造,眾多的工廠、設計師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快速柔性反應的供應鏈系統。基于源頭手工藝者的集合,我們打造了“中國手工坊”:其中每個繡娘都是一個IP,每個合作的設計師也是一個IP,IP+IP形成更好的效應,讓我們擁有很多知識產權,現在也在被廣泛地應用。
同時,我們用這樣一套獨立的IP,再加上柔性供應鏈系統,支撐很多年輕創業者的孵化,小黑裙、小繡服和小紅裙等互聯網品牌,都和依文有這樣的關系。
不認同全產業鏈,要做創業者的“架構師”和“伙夫”
即便是產業里的巨無霸,在實踐的過程中也沒法從頭干到尾。
我不太認同全產業鏈,覺得很難做大。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如果自己去干互聯網,變成萬眾創業大潮中的一滴水,還不如支持創業者,變成很多滴水的支撐和源頭。
創業者的長板是:有新思想,懂營銷、造勢,但最大的短板是在產業里下探:他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把一個idea變成一件產品,從設計到生產到物流,最苦最累的活,他們一干就奔潰了。那就由依文負責去把它干好,然后兩者產生聯合。
其次,創業者也缺乏資金,起步階段大家都在為錢著急。但依文這樣的企業面對銀行和金融機構有更好的信任背書,于是我們開始縱向連接創業者,給他們提供資金和其他支持,先保證不死,成功率就高很多。
依文扮演了兩個角色,一是“架構師”,跟創業者一起設計模型,創業者總會設計最理想、最優化模型,我們就往下拉一拉,往可行性上歸置。
第二個是“伙夫”。讓創業者當大廚,我們添把火讓鍋更熱。很多人帶著夢想創業,但一遇冷就沒了勁頭,這個時候要幫他走過去。
很多創業者不是做不下去,而是自己的心智不夠堅定,自己逃離的。我們的孵化成功率超過80%,剩下的20%不是死掉的,是自己逃離的。服裝產業太苦,一開始覺得時尚產業光鮮亮麗,但是一進來發現就是和針頭線腦打交道。從設計到生產到發貨,到消費者滿意,這個過程非常難。創業的可持續要出于創業者發自內心的喜歡,所以對于逃離的創業者我們不規勸、不拉攏。不喜歡也許就是煎熬,真喜歡就會是享受。
想做時尚lifestyle的解決方案系統,中臺是關鍵
我特別希望依文能打造成出一個完整的、時尚生活方式的解決方案系統。
依文22年來從做終端消費者的品牌開始,最出名的是管家服務,人對人的服務。我說的解決方案叫Depos系統,一個基于數據分析、設計驅動的,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的系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