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瀾之家接連遇事 叫板優衣庫底氣是否還在
“一年只逛兩次海瀾之家,每次都有新感覺。”遍布大街小巷的海瀾之家,可以算是男裝國民品牌之一。
繼4月董事長“怒懟”小股東后,海瀾之家又搞了個大新聞——子品牌涉嫌“抄襲”ROARINGWILD。
有網友笑稱,在陷入“抄襲門”后,海瀾之家的廣告詞或許可以換一下:一年只逛兩次海瀾之家,每次都有新品牌。
變潮竟靠“抄”?
“抄襲是門藝術,海瀾之家使人嫉妒。”這篇一夜之間火爆朋友圈的10萬+,讓海瀾之家的潮牌“HLA JEANS”火了,以一種引人爭議的方式。
2017年剛推出這個潮牌的時候,海瀾之家頗費心思,甚至還為它拿下了熱門節目《奇葩說》的贊助。在《奇葩說第五季》中,它的廣告詞是這樣的:HLA JEANS,一個很想紅的新潮牌。
據海瀾之家介紹,HLA JEANS品牌定位為泛90后的城市新青年、消費心理年齡在18~35歲的年輕人,產品劃分為運動、街頭、派對三個系列。
但國潮品牌想“出頭”似乎并不容易,海瀾之家生出了一些“別的心思”。有網友指出,HLA JEANS的相關商品涉嫌“抄襲”不少品牌,比如C2H4和KAPPA的聯名款外套、巴黎世家外套、Have a good time短袖等。
被連“抄”三款產品的深圳原創潮牌ROARINGWILD也坐不住了,這群“有態度”的年輕人,甚至專門寫了一首Rap來DISS海瀾之家。
而在ROARINGWILD官方微信的測評視頻中,可以看到HLA JEANS“抄襲”ROARINGWILD的產品包括一件夾克、一件短袖和一條褲子。5月10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事致電海瀾之家方面,公司董秘辦表示對此事不予置評,而公司媒體廣告部門的電話則一直處于無法接通的狀態。記者了解到,目前HLA JEANS天貓旗艦店已下架其涉嫌“抄襲”的幾款產品。
盡管一直在呼吁尊重原創,但上海文飛永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高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服裝樣衣抄襲界定困難”,“在我國司法實踐中,一般認為服裝設計圖只能作為圖形作品予以保護,按照服裝設計圖制作的鞋服不屬于著作權法意義上的復制。而根據服裝樣板制作出的服裝,則構成對服裝樣板著作權的侵害。但在實踐中,很難證明是按照服裝樣板制造的,也就造成了侵權界定及維權困難。”
高昂的維權成本,讓小眾品牌“望而卻步”,而且即使贏得官司賠償金額也不高,因此很多小品牌往往放棄通過法律途徑維權。但高飛指了一條路:小眾品牌可以對服裝的整體樣式申請外觀設計專利,對于抄襲行為以專利侵權為由進行起訴。
董事長曾“怒懟”小股東
海瀾之家設計師的實力不是沒有被質疑過。
但在海瀾之家4月召開的股東大會上,海瀾之家董事長周建平當場給予了反駁:“最高級別的設計師都在海瀾之家,從銷售額就可以看出問題,沒有人超過海瀾之家,就說明我們現在是最好的。”
而關于這次股東大會,海瀾之家也收到了不少“嘲諷”。比較出名的就是董事長周建平“怒懟”小股東:“如果你水平足夠,就是你來當董事長了”、“如果營收沒有超過海瀾,就沒有資格質疑我們,誰都不許質疑海瀾的存貨問題!”
那么海瀾之家的存貨,到底怎么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2014年海瀾之家的期末存貨為60.86億元,占當年營收的49.33%。2015年,這一數字猛增至95.80億元,公司解釋為“業務規模擴大+暖冬氣候導致銷售未及預期”。2016及2017年,雖存貨有所下降,分別為86.32億元、84.93億元,但存貨營收比仍在45%以上。
到了2018年,海瀾之家的期末存貨同比增長11.55%,猛增至94.74億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49.63%。而同樣以男裝出名的七匹狼、報喜鳥,在2018年期末的存貨營收比分別為27.44%、26.37%。
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海瀾之家規模較小的時候,輕資產模式確實利于整合供應商與渠道商。“門店零售按品牌商、供應商、渠道商共同分成,海瀾之家作為品牌商做好品牌運營,供應商做好貨品供應與庫存回收,渠道商負責渠道投資,海瀾之家不用投入就能用品牌投入輕資產撬動產業資源。”
海瀾之家庫存如此高的秘密,就在于其輕資產模式。根據程偉雄的解釋,“隨著海瀾之家零售規模不斷擴大,其供應商承擔的產品庫存回收風險不斷加劇,逼迫海瀾之家不斷增加自主采購商品的比例,需要品牌商自己承擔庫存”。
從毛紡廠到服裝龍頭
“黑紅黑紅”的海瀾之家和周建平,其實也曾被當作創業的“教科書”。
據《中國經濟時報》報道,截至2018年9月,江陰市共有企業5.9萬家,其中制造業企業2.1萬家。在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排名中,江陰十五年蟬聯榜首,被譽為“中國制造業第一縣”。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創業的江陰人前赴后繼,周建平就是其中之一。
1988年,28歲的周建平帶著18名工人,以30萬元個人存款承包了江陰市新橋第三毛紡廠。在80年代,30萬元存款意味著什么?要知道那個時候,一個“萬元戶”就足夠成為很多人艷羨的對象。
毛紡廠開了沒幾年,周建平發現,精紡市場才是一座未被大規模開采的“金山”。于是他改變了策略,轉頭發展精紡業務,新建了江陰市第三精毛紡廠。
成功來得“突然”,卻又在情理之中。時至1994年,毛紡廠的精紡產品年銷售額超過了1個億,成為國內毛紡業的后起之秀。同一年,周建平創立了江蘇三毛集團公司,這正是海瀾集團的前身。
此后數年,周建平的創業路越走越順,先是集團銷售突破10億元大關,而后大步跨入資本市場。頭頂“無錫首富”的稱號,周建平甚至在2001年豪擲700萬元,請來梁朝偉拍廣告。或許在這個時候,周建平的“雄心”就已經藏不住了。
而2002年的日本考察之旅,特別是優衣庫的品牌模式,徹底點燃了周建平逐夢服裝圈的決心,“海瀾之家”品牌因此誕生。一年之內,“海瀾之家”的身影出現在全國數十座城市。周建平用量販式自選購衣的銷售模式,敲開了男裝零售領域的大門。
2014年4月,海瀾之家重組上市,當年末門店數量超過3000家,遍布全國30多個省份,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23.38億元。
從僅有18名工人的毛紡廠,到市值超過400億元的服裝龍頭,彼時風頭正盛的海瀾之家給了周建平“叫板”優衣庫的勇氣:2014年9月,在海瀾之家投資者見面會上,周建平揚言“我要和優衣庫拼了!”。
但如今來看,這份叫板的底氣,或許已經被消磨大半。因為海瀾之家近年的業績增速明顯放緩了。2018年,海瀾之家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89%、3.78%,而這兩個數據,在2014年還超過70%。
重組上市那一年,竟成了海瀾之家業績增速“最輝煌”的一年。作者:楊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